张杰
济南重汽医院,山东济南250031
【摘要】目的:探析在临床用药中阿奇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内收治的100例静滴阿奇霉素治疗患者,所有患者以护理差异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50例,不良反应防范措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腹泻、皮疹、厌食)。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6%(3/50),明显高于参照组18%(9/5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静滴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实施不良反应防范措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字】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中,不仅要起效显著的治疗效果,还要尽可能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疾病痛苦,缓解患者身心不适[1]。而阿奇霉素作为有效的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率较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用药安全成为患者及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临床难题。阿奇霉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药物剂量过大时,其药血浓度过高,可导致患者产生多种不良反应[2]。因此,在临床用药中,可通过评估患者的多项生命体征或具体病情,仔细斟酌药物剂量,可起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就在临床用药中阿奇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护理措施效果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内收治的100例静滴阿奇霉素治疗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以护理差异分为参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5.46±2.03岁)和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5.47±2.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1.2.1参照组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无其他疾病及并发症出现,给予阿奇霉素(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66、0.1g)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混合静脉滴注,一日1次。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既给予患者输液巡视、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使用不良反应防范措施护理干预,既建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防范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5名责任护士担任组员,组员收集阿奇霉素既往使用史,找出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探讨会议,对其进行规避措施制定,并按照措施严格执行,具体执行措施为:①组长应定期考核组员静脉穿刺技术,使组员成熟掌握静脉穿刺技术,一次穿刺成功,避免重复穿刺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痛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3]。组长应定期考核组员心理状态,疏导组员不良情绪,使组员以积极饱满的情绪面对患者;②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家属进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健康教育,叮嘱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护人员,以便尽快采取干预措施;③护理人员应在每次用药后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对病情无改善或持续恶化的患者采取尽早干预。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腹泻、皮疹、厌食、胃肠胀气)。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几率分析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6%(3/50),明显高于参照组18%(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阿奇霉素作为临床常见抗生素药物,不管是静脉滴注或口服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静脉滴注或口服均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4]。
为降低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信心的重要关键。而常规护理多为统一护理,笼统的护理概念未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药物不良反应规避,患者一旦产生不良反应,极有可能生出烦躁等不良情绪,导致护患纠纷,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影响医院的外在形象[5]。而给予患者不良反应防范措施护理干预,通过评估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防范和规避,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加上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不良反应尽快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安全,保障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不良反应防范措施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例,占比6%,而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例,占比18%,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由此可见,不良反应防范措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静滴阿奇霉素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静滴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实施不良反应防范措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春娟.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用药分析[J]. 中外医药研究, 2018, 000(031):P.35-35.
[2]汤凤玲.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004(035):6886,6888.
[3]陈丽琴, 陶蕾. 64例小儿静滴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4(010):P.1-1.
[4]林彩. 静脉滴注速度对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及护理措施[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22):202-203.
[5]李庆娓.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中应用时的不良反应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004(088):17398-1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