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1陈果 2陈奡通讯作者
[导读] 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尿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5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于同期选取相同数量的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
        1陈果   2陈奡通讯作者
        1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重庆400065 2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 检验科,重庆400060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尿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5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于同期选取相同数量的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产妇均进行血、尿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蛋白尿阳性率更高,且阳性患者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更高,P<0.05。结论:对蛋白尿检测可了解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对改善妊娠结局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蛋白尿;妊娠期高血压;诊断价值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其主要以血压升高、蛋白尿以及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其会对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且还会导致围产儿死亡[1]。临床可依据脏器损害程度及蛋白尿浓度将疾病进行分期,因此对蛋白尿进行检测有助于有了解疾病发展状况,这对后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次研究分别选取了5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健康孕产妇,对比分析两者蛋白尿检测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5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于同期选取相同数量的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2—37(28.3±2.6)岁,孕周33—41(36.4±0.9)周;研究组年龄23—36(28.2±2.7)岁,孕周32—40(36.3±0.8)周。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所有孕产妇均进行血、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验方法:将浓度为150g/L的EDTA-K2 溶液 30μl加入已硅化的塑料试管内烘干备用,空腹状态下取2mL静脉血加入到试管中混匀,用微量毛细血管吸取 30μl加入到等量稀释溶液中并混匀,随后滴加5滴溶血液并利用SYSMEX F-820 半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验,所有样本需在采血后半小时内检测完。尿常规检查:尿检前向产妇说明相关注意事项并发放一次性尿杯收集尿液标本,利用桂林华通医疗仪器公司生产的尿 HT2000 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蛋白尿检测阳性情况。(2)观察蛋白尿阴性与阳性产妇血常规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蛋白尿检测阳性情况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蛋白尿检测阳性率更高,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胎盘及胎儿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妊娠期并发症,血压水平持续偏高,还会进一步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威胁到产妇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常会出现蛋白尿,这是由于肾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伴随着血流量的减少致使肾组织缺氧,此时肾小球滤过作用受到影响,大分子蛋白会随着尿液排出,进而形成这一病理结果[2]。在本次研究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蛋白尿阳性率达到了100.0%(53/53),说明蛋白尿可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的检测质保。虽然健康孕产妇出现了3例可疑阳性蛋白尿,但可能是受饮食、蛋白摄入量等因素影响,在后期复查中,蛋白尿转阴性。随着蛋白尿量增加,血浆蛋白会随之下降,此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会打破细胞体液平衡,此时体液大量外渗会引发组织水肿[3]。而高血压引发的全身小动脉痉挛以及子宫增大引发的腹腔压力增加,会影响到胎盘供血,此时患者会出现子宫和胎盘供血不足及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活性因子会被释放到血液中,进而引发血常规指标变化。本次研究显示,与阴性蛋白尿孕产妇相比,阳性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更高(P<0.05),则体现了炎症刺激及血液高凝倾向。临床多注重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贫血治疗,故血红蛋白计数为发生改变。胎盘的供血不足还会影响到供养,进而引发胎儿窘迫,这一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会随着蛋白尿程度的提升而升高[4]。随着母体尿蛋白程度增加,在流失小分子蛋白的同时还会出现免疫球蛋白G等大分子蛋白的流失,这对胎儿的免疫系统形成产生影响。由于蛋白质的异常代谢,胎儿获取的蛋白质降低,无法获取充足的影响则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下降。综上,定期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蛋白尿检测有利于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进而通过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可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防止相关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赫艳梅,杨璐,李文瀚,袁振林. 尿蛋白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0):3517-3518.
[2]孙园圆. CysC、尿mALB和肌酐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4):3811-3813.
[3]周伟丽. 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肾脏损伤的评估价值[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10):1385-1388.
[4]张鑫,赵蕴芝,许文娟. 尿免疫球蛋白、转铁蛋白、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的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价值[J]. 海军医学杂志,2015,36(06):511-513+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