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赵娟1 李春林2
[导读] 探寻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挑选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接诊顺序,将其均分为两个组

        赵娟1 李春林2
        射洪市中医院1 四川省遂宁 629200 射洪市太和街道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四川省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探寻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挑选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接诊顺序,将其均分为两个组,单号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双号为观察组(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我血糖监测认知和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2型糖尿病;知信行健康教育;血糖监测能力
        现阶段,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提高趋势。通过WHO的预测报告可知,截止到2025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可达到3亿人,可以说糖尿病这一公共健康问题已在世界范围了造成了很大影响,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其治疗的一项基础条件,也是重要内容就是患者的自我管理。国外诸多专家学者都倡导加强教育、管理患者,让患者对疾病有一充分认识,以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将健康结局改变。而国内很多学者也认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既有助于提高自我血糖监测能力,且在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方面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为了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我院提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取得的效果较好,现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最大73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58.43.6)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10个月,平均病程(8.53.8)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最大74岁,最小40岁,平均年龄(59.83.4)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0个月,平均病程(8.13.5)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未有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将糖尿病相关知识介绍给患者,并对其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监测其血糖变化情况,嘱咐其严格遵照医嘱服药。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1)知:因为患者不了解疾病知识,治疗坚持性较差,所以就应对患者加强知识宣教,可借助多种方式把疾病发病机制、种类、诱发因素、治疗方案、并发症以及预后等知识告知患者,包括视频、宣传册、宣传栏等,使之对自身疾病有一充分认识,促进遵医嘱行为的提高。(2)信:广泛发放糖尿病健康宣传手册,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有效指导,并用心鼓舞患者,促使其渐渐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采取PPT、视频、专家讲座等方式,形象生动地讲解,诱发患者自信心,积极同疾病相抗争。对患者血糖变化进行密切跟踪,一旦发现错误血糖监测方法,应指导患者纠正。(3)行:嘱咐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科学饮食、规律休息、合理锻炼、监测血糖,并想象讲解每一项的利害。指导患者写血糖日记,如实记录每一天血糖指数,一旦发现异常迅速上报医生,合理调整药物。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饮食方案,嘱咐患者严格执行。出院后,护理人员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定期随访,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及时掌握,针对血糖监测能力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进行有效指导。
        1.3观察指标
        参照《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2011年版)》[2],自拟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调查问卷,其中认知满分20分,共5条,每条4个条目,以 1—4 分表示认知程度,分值越高说明监测信念越高;行为评分满分28分,共14条,分值越高说明监测行为越佳。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取的处理软件为SPSS 20.0,(±s)为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经t检验,P<0.05表示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呈现较大差异。
        2结果
        据统计,干预前两组血糖监测认知与技能得分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监测认知与技能得分均有所增加,但是观察组增加幅度更大(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我国,糖尿病已经成为排在第三位的多发性疾病种类,加之当前我国医疗体制不够健全,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跟不上等客观原因,很多糖尿病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知之甚少,更别提养成血糖监测习惯。对此,临床应高度重视疾病健康教育[3]。本研究提出自信行健康教育模式,以认知理论、动机理论为指导,积极改变有关行为的教育模式,其转变了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促使患者从认识上理解、从思想上认可、从行动上改变,重点在于改变患者的思想意识,所以影响效果更加持久[4]。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强化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掌握有效疾病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思想上重视血糖监测,渐渐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增强自我效能。本研究结果也再一次证实了以上结论,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陈凯,王彬,吕素珍,李丽芬,杜蓉冰.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09):176—179.
        [2]张军,王斌,黄莹,刘威娜.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05):677—680.
        [3]靳菲菲,王凤娟,李芳.“知信行”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学,2020,44(02):257—258.
        [4]高芳凤,王荣兰,车春,吴培梨,王泽婉.习惯养成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规范注射知信行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9,35(10):940—9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