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与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徐晶
[导读] 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与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0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有无心肌缺血症状将患者分为两组
        徐晶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前路医院 辽宁大连 116039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与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0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有无心肌缺血症状将患者分为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设为研究A组(n=53),冠心病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设为研究B组(n=30),两组患者以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两组24h心电图中ST段下移次数、下移幅度、下移持续时间,日间、夜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ST段位移,心肌缺血发作前、发作时心率及ST段下移幅度。结果:研究A组ST段下移次数多于研究B组,ST段下移幅度高于研究B组,ST段下移持续时间长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日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ST段位移短于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日间、夜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ST段位移与研究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作前心率、ST段下移幅度低于发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发作期、发作时心率与研究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发作期、发作时ST段下移幅度高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用于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中,且能够监测患者日间、夜间、心肌缺血发作前、发作时ST段改变,为病情干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存在心肌缺血客观证据但缺乏心肌缺血主观症状的一类疾病[1]。在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较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临床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多以动态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能够反映患者不同时间段心肌缺血情况,在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病情上具有重要作用[2]。为分析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以我院2010年0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3例,分别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及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特点,评估动态心电图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0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有无心肌缺血症状将患者分为两组。纳入标准:确诊为冠心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合并传染性疾病;合并精神疾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设为研究A组(n=53),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62~84岁,平均(73.04±3.20)岁。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设为研究B组(n=30),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3~85岁,平均(73.34±3.2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全部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取心电图记录结果。
1.3观察指标
        两组24h心电图中ST段下移次数、下移幅度、下移持续时间,日间、夜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ST段位移,心肌缺血发作前、发作时心率及ST段下移幅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ST段下移次数、下移幅度、下移持续时间比较
        24h心电图检查中,研究A组ST段下移次数多于研究B组,ST段下移幅度高于研究B组,ST段下移持续时间长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aP<0.05表示与日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P>0.05表示与研究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两组心肌缺血发作前、发作时心率及ST段下移幅度比较
        两组发作前心率、ST段下移幅度低于发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发作期、发作时心率与研究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发作期、发作时ST段下移幅度高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cP<0.05表示与发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P>0.05表示与研究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P<0.05表示与研究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分析与讨论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以患者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为主要临床特征,这可能延误患者早期病情的治疗[3]。动态心电图作为评估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主要诊断依据,在诊断中能够反映患者各阶段心肌缺血实际情况[4]。
        本次研究以有症状心肌缺血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在24h心电图中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指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在ST段下移次数、下移幅度、下移持续时间上皆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这说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率及严重程度上皆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另外,两组患者都表现出夜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更长、发作时心率更高,这表明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评价上具有较高准确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对自身心肌缺血症状的感觉不明显,易造成延误治疗,引发不良后果,所以更需要配合动态心电图进行临床监测,更好的了解与控制病情[5]。
        总的来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以动态心动图进行诊断,能够起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了解心肌缺血不同时间段及发作情况严重程度的有效措施,临床以动态心电图为监测工具,能够更好的评估患者病情,给予患者有效干预。
参考文献:
[1]谢春林,张松文. 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体会[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1):170-171.
[2]龚晨.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3):99+108.
[3]王余慧,杨灿标,周爱玲,杨静,毕南燕.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142-143.
[4]张新菊,吴敏,郑小妹.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临床价值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04):491-494+498.
[5]叶海容,邱丹丹. 24h动态心电图在中老年冠心病并发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34):123-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