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范高丽 冯娟 龚晓清
[导读]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取我院从2019年5月3日起,截止到2020年7月25日收治的7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范高丽  冯娟  龚晓清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省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取我院从2019年5月3日起,截止到2020年7月25日收治的7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1:1的比例将其分为病例数为36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高血压;延续性护理;依从性
        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作为慢性病中颇具代表性的病症,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症的主要特点为持续性血压水平过高,若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血压,将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引发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主要使用降压药进行治疗,以控制其血压的水平。高血压患者无需住院治疗,需要长期用药,但是个别患者因为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用药依从性较低,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对此,本研究提出延续性护理干预,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从2019年5月3日起,截止到2020年7月25日收治的72例高血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1:1的比例将其分为病例数为36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3:23,最小年龄63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为(76.45±4.9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24,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为(75.26±5.43)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验确诊为高血压患者,且不伴随有严重性并发症,具有较好精神面貌,对本次研究的参与均表现为积极态度。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和文化程度等)进行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建立档案,宣教一般疾病知识、定期随访及服药指导等方面。观察组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具体操作为:
        1.指定专人实施延续性护理。由我院多名拥有多年高血压护理经验的护士专人负责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收集该患者资料,结合该患者的病情等情定个体化延续护理计划。
        2.建立延续护理档案。为高血压患者建立详细的护理档案,内容包含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家庭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服用药物名称、剂量、效果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内容。
        3.延续护理方式。(1)电话随访。每周固定时间通过电话进行随访。(2)上门随访。患者出院后1个月开展1次上门随访,更新健康档案,完成个体化指导和教育。(3)建立公众号:定期借助公众号向患者推送高血压居家护理的相关资讯。
        4.延续护理内容。①心理教育。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借助随访契机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抑郁、焦虑及恐惧等情绪,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避免因患者自身情绪问题而影响血压控制效果。并且在沟通过程中引导患者分散关注点,鼓励其利用音乐、气功、太极等活动,调节情绪和舒缓心情。另外,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传导,针对性开展咨询、辅导与讲座活动,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与勇气。②生活指导。结合高血压的具体情况,给予良好的生活指导,包括戒烟戒酒、加强检查、注意休息、适当运动等内容。如为患者制定可行的调节方案,让患者能够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即生活上注意自身评估,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上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太极、游泳、骑车及漫步等方式,增强身体机能与代谢能力。通常情况下,患者可以选择在餐后1.5h进行30min左右的运动,以4-5次/周为宜[1]。③用药指导。为患者选择适宜的降压药物,并详细告知其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引导患者家属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按量服药,以避免药物治疗期间的随意性,提升药物控制的效果。④自我监测。帮助患者掌握必要的血压测量仪使用方法,提升自我监测的意识和能力,密切关注血压指标,并做好详实的监测记录,以备诊疗使用。
        1.3观察指标
        制作问卷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取的处理软件为SPSS 20.0,%为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经X2检验,P<0.05表示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呈现较大差异。
        2结果
        据调查显示,接受延续护理的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的血压控制领域,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n/%]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压逐渐成为了慢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患病期间,如果不有效控制血压,极易对心、脑、肾和视网膜等重要人体组织器官造成危害,并导致功能出现衰竭的趋势。在成年的群体中,该病的发生率已超出20%,主要发生在老年群体中[2]。高血压诱发的各种并发症也必须警惕,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心脏扩大、阵发性呼吸不畅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肌梗死的情况,严重损害了主要脏器,使得患者生命岌岌可危。目前,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采取药物与饮食调节,虽然有效缓解了高血压给患者所带来的影响,但由于高血压的长期治疗性,导致很多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在饮食调节方面缺乏重视和科学,使之面临血压反复升高的困境,增加了产生并发症的风险。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类现代护理方式,是对传统住院护理的有效延伸,旨在为有需求的院外患者提供护理支持与指导,将离院后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联系起来,制定具有较强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随访计划,将院内护理干预延伸到患者家中,进一步有效巩固临床效果。延续性护理能够通过定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他们在饮食、运动合理,用药正确,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控制血压水平,提高依从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在高血压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血压的控制水平,进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各级医院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宋景沛,徐九云,杨燕,刘芳芳,周铭,陈慧敏.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02):282—285.
        [2]周洁.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7,19(06):585—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