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 分析普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以我院普外科2019年1月~10月收治的2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良率为
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结论 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为胃肠减压的过程中做好综合护理工作,有助于不适症状的缓解和手术效果的提升,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普外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状;护理干预
胃肠减压作为一类临床普外科十分多见的诊疗方式以及护理操作技术,一般在急性肠梗阻、胃肠道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急性胰腺炎与上消化道出血等,通过导管将患者胃肠道中大量积聚液体气体排出,减小患者胃肠道中的张力与压力,有效松弛患者胃肠道肌肉,及时恢复患者正常胃肠道生理功能,在患者接受胃肠减压期间十分容易产生各类不适症状,对于疾病恢复造成影响。本文对我院普外科2019年1月~10月收治的280例手术患者施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普外科2019年1月~10月收治的2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40例患者,其中男81例,女59例;年龄为22~79岁,平均(48.4±3.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42例,阑尾炎39例,上消化道出血27例,胰腺炎24例,其他8例。观察组140例患者,其中男79例,女61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47.6±4.3)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45例,阑尾炎40例,上消化道出血26例,胰腺炎25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工作,即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详情如下: ①咽喉护理: 胃肠减压时受插管的影响,咽部会出现异物感,且胃管插入也会随着吞咽而进行运动,进而会影响咽部并引发不适感。术后需要对胃管进行妥善的固定,防止其上下运动,致力于咽喉刺激的显著降低,确保处于清洁状态,减少刺激。②排痰困难: 普外科手术多在术后留置胃管,由此会限制咳嗽,在开展胃肠减压时因痰液淤积在肺部会变得更加黏稠,进而不利于排痰。基于此,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排痰方法,对胸骨上窝主气管进行适当的压迫,确保患者能够将痰液尽快顺利的排出来。③口干口渴: 术后胃肠减压阶段,液体引流会排空消化道,患者极易
出现类似于口干、口渴的症状,为此可以涂抹一定的润唇膏。④睡眠不佳: 各种不适症状的存在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为改善咽喉疼痛感患者需要尽可能多饮水,以此提高睡眠质量。白天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如看书和听音乐等,尽量减少睡眠,保证作息规律性,并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⑤恶心呕吐: 因患者缺乏对手术与胃肠减压的了解,治疗期间极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如恐惧和焦虑等,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致力于心理压力的有效减轻。⑥心理护理: 因患者缺乏对胃肠减压的了解,会存在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进而会降低治疗依从性。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充分的了解,适当的开展心理疏导,关于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必要性,注意事项与不适等进行详细的讲解,致力于不良情绪的缓解。
1.3观察指标
①以SAS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则焦虑情况越严重。以SDS对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则抑郁情况越严重;②护理优良率以我科自制量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共包括护理方式、护理态度及护理技能等项目,满分100,由患者、医师、护理人员共同评价。以得分85以上为优,以得分75~85为良,以得分60~75为中,以得分不足60为差。优良率为优、良所占比例总和。③以我院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满分100,以得分85以上为十分满意,以得分60~85为比较满意,以得分不足60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数据库处理,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SAS、SDS评分变化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63.19±4.07)分,SDS评分为(64.07±4.32)分,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63.27±4.51)分,SDS评分为(64.32±4.69)分;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43.66±3.68)分,SDS评分为(41.14±4.03)分,对照组护理后SAS评分(53.33±4.21)分,SDS评分为(52.61±3.85)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两护理质量优良率
观察组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见表1。
2.3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140例患者中,十分满意87例,比较满意45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140例患者中,十分满意60例,比较满意48例,不满意32例,护理满意度为7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胃肠减压是普通外科术后最常使用的干预治疗方法,虽然为普外科术后患者置留胃肠减压管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但是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很容易出现咽喉不适、口干舌燥、恶心呕吐、排痰困难以及睡眠质量差等不适症状,如果医护人员不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到患者出现自行拔出胃肠减压管的事情发生,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对普外科术后治胃肠减压管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综合护理为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性、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需要。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对胃肠减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效果更为确切。
综上所述,对普通外科术后胃肠减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患者不适症状,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汪琼.程序性协同护理在胃肠术后行胃肠减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1):162-164.
[2]吴惠华,张娟,范笑歌,丁越玲.食道癌术后患者对留置胃肠减压管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18,40(02):166-168.
[3]沈宏秀. 电针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初步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