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传染病透析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陈寿坤,李艳玲,陆海梅
[导读]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传染病透析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HIV、HCV、HBV及梅毒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参照组

        陈寿坤,李艳玲,陆海梅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41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传染病透析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HIV、HCV、HBV及梅毒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参照组,并选取2018年12月到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8例HIV、HCV、HBV及梅毒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期间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参照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17%较参照组14.12%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传染病透析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传染病;血液透析;安全管理;预见性护理

        对肾功能衰竭的传染病患者而言,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其血液内的多余水分与代谢性废物,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延长其生存时间。但血液透析也会出现导管堵塞、低血压以及急性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如果护理不当还可能会出现导管感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心理压力[1-2]。因此,对接受血液透析的传染病患者需给予提前护理,从而提高治疗安全性,促进血液透析的顺利开展。本研究对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8例HIV、HCV、HBV及梅毒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HIV、HCV、HBV及梅毒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参照组,其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2.26±9.33)岁;HIV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24例,HCV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23例,HBV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20例,梅毒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18例。另选取2018年12月到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8例HIV、HCV、HBV及梅毒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73例、女65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2.21±8.70)岁;HIV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43例,HCV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37例,HBV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33例,梅毒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25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期间参照组给予生命体征监测、用药及饮食方法告知等。研究组于参照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1)护理风险评估:开展护理前需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涉及下机回血、空气报警、透析参数设置错误、内瘘穿刺失败以及未给予静脉压监测等,同时对护士的护理责任心、操作能力等进行评估,创建科学排班制度,保证每班护士的能力互补,从而促使各个环节的护理可顺利开展。(2)护理血管通路:采用听-视-触-问方法对患者内瘘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出现破溃情况,同时触摸震颤感是否在内瘘内;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进行评估,对于技术薄弱的护士加强培训,从而降低重复穿刺率;穿刺完成1d内,护士要指导患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并指导其如何自我护理动静脉内瘘。(3)并发症预防:血液透析前需准确测量患者血压,如果血压较低,需将透析温度保持在35-36.5℃,避免血管收缩,增加其外周阻力,如果透析时已为低血压,需降低超滤速度或停止超滤,然后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并抬高下肢;为了避免导管感染、堵塞,要在开放静脉后再开放动脉,在开放留置导管后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同时透析后也要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避免闭管时因血液逆流引发血栓,最后封闭导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低血压、导管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率表示,以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17%较参照组14.12%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为了有效维持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机体代谢能力,临床常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清除其血液内的代谢废物后再输注至血液中,治疗效果较为显著[3]。但在血液透析期间如果护理不当将可能引发诸多并发症,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
        预见性护理属于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护理方式,其可对患者病情与体质进行综合性分析,对于可能会发生的危险事件给予提前预防,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本研究对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38例HIV、HCV、HBV及梅毒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17%较参照组14.12%更低。可见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传染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通过护理风险评估预测了护理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对护士合理排班,确保每班护士能力互补,可提高护士的整体风险判断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通过护理血管通路可有效避免重复静脉穿刺、局部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并发症预防可有效规避引发低血压、导管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诱因,进而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4]。
        综上所述,在传染病透析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雯雯.梅毒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韦尼克脑病1例[J].中国血液净化,2020,19(2):142-143.
[2]石明珠,黄丽婷,周艳梅,等.预见性护理联合定期维护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8):96-99.
[3]高雪芬.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z1):408-410.
[4]黄杨.预见性护理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2):338-339,3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