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祝志国
[导读] 目的研究在四肢创伤患者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44例四肢创伤患者进行研究。

        祝志国
        湖北省当阳市淯溪镇中心卫生院  湖北省当阳市 444118
        【摘要】 目的研究在四肢创伤患者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44例四肢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在随机信封分组法下,均分成22例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之间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换药次数更少,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四肢创伤患者中能有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及创面愈合时间,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四肢创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
        四肢创伤多见于高处坠落、摔伤及交通事故,当四肢组织、皮肤等发生损伤后,将对今后生活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常规引流换药包扎在四肢创伤治疗中应用较广,但是频繁换药、清理创面,将增加感染发生。近几年,临床发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比传统治疗优势明显,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1]。为此,本文选取44例四肢创伤患者进行研究,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4月~2019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44例四肢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在随机信封分组法下,均分成22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男女比例16:6,年龄区间范围在21~56岁,均值(42.25±4.23)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3例,交通事故15例,重物砸伤4例;实验组男女比例15:7,年龄区间范围在23~59岁,均值(42.94±4.10)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4例,交通事故12例,重物砸伤6例。两组临床基线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诊断,存在软组织损伤或创伤性骨折;②存活周期超过1年;③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者;④合并内科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具有方法:每天密切观察创面愈合、渗液情况,及时更换药物。适当给予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
        实验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体次方法:首先观察创面大小及受损严重度,选择合适的敷料。若创面较小,在清洁完创面上污染组织和毛发后,直接使用敷料覆盖。若创面较大,常规清洁后,将敷料植入创面深部,再使用敷料覆盖。接下来在创面上使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最后连接引流管后,调节负压至20KPa,持续引流1周。在此期间密切观察引流管通畅度,引流颜色及体积。

1周后拆除负压装置,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较好,符合手术适应症,开展瓣膜转移术或植皮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之间差异,包括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临床指标)使用()表示,t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实验组换药次数(1.20±0.41)次,对照组(6.54±0.61)次,t=34.078,P=0.001;实验组住院时间(20.10±2.13)天,对照组(28.41±2.46)天,t=11.978,P=0.001;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18.84±2.17)天,对照组(22.24±2.40)天,t=4.929,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换药次数更少,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四肢创伤严重者将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创面感染,缺血性坏死,甚至导致终生残废,故一旦发生四肢创伤应立即采取积极治疗,促进创面愈合,提升生活质量。在常规治疗中,主要采用清洁创面和外敷用药方式,帮助创面恢复,然后再开展手术治疗。但是常规治疗药物更换过于频繁,过多与空气接触,将增加感染风险,导致恢复效果缓慢。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使用生物半透性薄膜进行封闭,能减少与外界细菌接触,对降低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效果更好。同时还能预防脓肿和死腔形成,刺激肉芽生长,对缩小创面,减少植皮面积具有积极意义。且该技术操作简单,能有效减轻工作量,减少换药对患者产生痛苦。周程林[2]团队对此进行研究发现,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治疗有效率为93.3%,且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指标更优,证实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中发挥重要价值。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换药次数更少,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更短(P<0.05),结果与唐绪文[3]相似,说明四肢创伤患者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产生临床效果更好,对促进创面愈合,减轻伤势效果显著。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对患者伤害更小,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四肢创伤患者中能有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及创面愈合时间,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昊.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19(40):9-10.
[2]周程林, 贾楠, 陈雪洁.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018(007):68-68,70.
[3]唐绪文.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005):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