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玲
树兰(杭州)医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重点目标就是要观察和研究将肺康复护理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护理中,对病人生活质量、心肺功能情况的影响情况以及所起到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了在2018年的三月份开始一直到2019年的三月份为止这一段内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总计80名为此次主要的观察和研究目标,将所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展开平均的分组,共设置两组,一组内配置40名患者,组别分别为:1.对照组,组内进行常规护理,2.观察组,组内进行肺康复护理路径护理,记录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采取两种护理方法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再对两组患者进行同样时间但不同方法的护理后得出,观察组内病人的FVC、FEVl、PEF以及生活质量皆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将肺康复护理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斌任的心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存在医学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在临床护理中积极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肺康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疾病。当前,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炎症性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和持续性不可逆气流受限。患者会出现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情况,逐渐引起多种系统并发症,例如抑郁症,骨质疏松症,周围肌肉萎缩和食欲不振,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呈上升趋势,到2020年将其列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前五名。但是,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此阶段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并确保生活质量。本次就选择了在2018年的三月份开始一直到2019年的三月份为止这一段内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总计80名为此次主要的观察和研究目标,观察和研究将肺康复护理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护理中,对病人生活质量、心肺功能情况的影响情况以及所起到的护理效果,详细研究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了在2018年的三月份开始一直到2019年的三月份为止这一段内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总计80名为此次主要的观察和研究目标,将所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展开平均的分组,共设置两组,一组内配置40名患者,组别分别为:1.对照组,组内病人中男女比例为25比15,年纪范围在40岁到64岁之间,进行常规护理。2.观察组,组内病人中男女比例为27比13,年纪范围在39岁到65岁之间,进行肺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未开始观察前,两组病人的基础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此次观察所选患者皆自愿参与,并且此次研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 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仔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提供常规健康教育。 将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更仔细地观察患者的病情,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并指导患者进行戒烟。
1.2.2观察组:本组进行肺康复护理路径,以下是详细的护理内容:
1.2.2.1:制定护理路径:组长建立了护理准证小组,其负责人是护士长,该小组成立后,将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并在康复医学,快速康复手术和循证医学护理的指导下,开发综合的临床护理路径。(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运动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并详细解释运动方法,注意事项,效果等,以使患者尽快恢复呼吸功能。(2)呼吸功能练习:经过个人指导和视频演示学习呼吸运动的基础知识,例如,腹式呼吸的频率应保持在7-8次,每次10-15分钟,每天运动两次。(3)锻炼:指导患者卧床的运动,例如膝关节的弯曲和伸展,腕关节的主动运动以及左右旋转交替。
1.2.2.2康复护理方法:(1)呼吸操锻炼:在开展呼吸操锻炼的时候首先要取站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呼吸4-8次;一手平伸旋转上升,一手搭同肩,左右交替4-8次;双手放于肋缘呼吸,压胸时呼气4-8次;双腿交替外展4-8次,展吸复呼;康复护理方法:(1)呼吸方法:呼吸锻炼时,首先要保持站立姿势,将双腿伸展至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上,并呼吸4至8次,一只手伸展并向上旋转,另一只手搭同一肩膀上,左右交替移动4至8次,按压胸部时,将手放在肋骨的边缘进行呼吸和呼气4-8次,交替绑腿4至8次,展开呼吸并呼气。(2)锻炼:训练患者走路,并在锻炼前进行适当的伸展和热身运动,每天两次,每次运动时间为15至30分钟。(3)肢体锻炼:锻炼上肢时,可以每天两次用哑铃锻炼三角肌,背阔肌,大胸肌等,持续10到15分钟。 锻炼下肢时,可以使用功率症状限制性自递增功率的功率车。
1.2.2.3其他康复护理方法: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分发出院健康教育表,COPD的预后和方法,并详细说明肺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正确记录患者的联系信息,并通过微信,电话等进行跟进,以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1.3 观察指标
对比了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肺功能,肺功能指数有:FVC,FEV1,PEF。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内容就是精神状态、身体机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
患者选入标准:全部病人皆符合有关诊断要求;自愿接受本次医学观察;能够配合进行运动、呼吸锻炼。
患者剔除标准:患者存在视听觉功能上的异常;严重的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存在并发症并且较为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3.0将所得数据展开处理和计算。计量数据通过均数±标准差()代表,利用t检验;通过率(%)代表计数数据。将P<0.05用来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肺功能指标
再对两组患者进行同样时间但不同方法的护理后得出,观察组内病人的FVC、FEVl、PEF皆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具体内容见下表。
2.1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3 讨论
在当前的临床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受影响的主要人群是老年人,临床症状主要是痰和咳嗽,并且易于复发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肺衰竭。因此,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呼吸训练,并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呼吸气流,这将产生对外部压力的恒定抵抗力,并防止气道阻塞,同时可以将患者的肺泡气体排出体外应用呼吸康复护理路径可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出院。此次研究得出,再对两组患者进行同样时间但不同方法的护理后能够看出,观察组内病人的FVC、FEVl、PEF以及生活质量皆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4结论
综上所述,将肺康复护理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斌任的心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存在医学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在临床护理中积极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亚红.2020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全球策略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12).
[2]徐诚,李少滨,方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临床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9(20).
[3]任斌,刘达瑾,孔永梅,等.心脏运动康复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9(09).
[4]敬梅,谢柏梅,徐佳丽,等.不同评分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04).
[5]沈莉,刘茗,冯敏, 等.肺康复护理路径对COPD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3):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