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优质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康华
[导读] 分析产科优质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院内收治的100名产妇为调查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名。

        康华
        新乐市医院         河北省新乐市        050700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优质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院内收治的100名产妇为调查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名。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羊水粪染、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并发症)、满意度、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率,帮助产妇提高分娩自信心,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领域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自然分娩;剖宫产率;临床效果

        引言:因分娩过程十分痛苦,许多产妇在分娩前存在恐惧与焦虑情绪,对自然分娩较为抵触,在临产之前选择剖宫产。据医学临床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提高到82.3%,虽然此种方式可减轻分娩痛苦,但却容易产生许多并发症,产后大出血、婴儿窒息等等,且剖宫产产妇的住院时间相对较长,花费金额较大,容易增加经济负担。临床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多样护理干预可影响产妇生产方式选择,本文提出产科优质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相比有助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收治的产妇100名,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名。研究组产妇年龄在25—35岁之间,中位年龄为(28.6±3.8)岁,孕周30—36周,平均(33.5±0.9)周;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3—34岁之间,中位年龄为(29.2±2.4)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37.5±2.1)周。全部产妇都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产妇,对剩余产妇的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如调节日常饮食、心理疏导、宣传教育等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新型护理模式,具体为:①在办理完住院手续后需要询问生产方式,如若选择剖宫产,护理人员应了解产妇的选择原因,便于开展后续宣教工作;②加强健康知识宣教,由产妇与家属共同参与健康培训课程,为产妇发放宣教资料,内容为自然分娩优势、剖宫产不良影响等,并告知产妇生产前需要做的准备,并进行育婴知识传教、乳房保健、哺乳教育等等,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使护理者与产妇建立信任关系,向产妇展示自然分娩视频、图片,使其掌握自然分娩的过程与形式,增加产妇的配合度,帮助其消除和减少对自然分娩产生的恐惧感;③心理疏导:在生产之前许多产妇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时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细腻疏导,向产妇解释阵痛与外伤疼痛的区别,帮助产妇克服对分娩疼痛的恐惧感,使产妇了解到阵痛只是宫缩,有助于后续生产,还可促进哺乳,帮助产妇增强信心;④以导乐促进分娩,护理人员用导乐球的方式促进生产,帮助产妇分散注意、调整姿势,缓解疼痛感;⑤全程陪护,要求责任护士指导产妇用拉梅兹呼吸法进行训练,配合音乐转移注意力。在分娩时,为每位产妇配备一名责任护士,采取一对一护理干预,通过沟通改善产妇精神状态,对产妇进行食物补给,补充体力,并指导其采用拉梅兹呼吸法调节,降低痛感,使产妇更舒服的渡过整个生产过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羊水粪染、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并发症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对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对全体产妇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调查内容涉及到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服务态度与专业技能四项,每项分值25分,总分超过80分则为“满意”,60—79分之间为“基本满意”,分值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与百分比形式表示,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价值[1]。
2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研究组中共有8名产妇与胎儿出现不良反应,包括2名羊水粪染、1名新生儿窒息、2名阴道助产、3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中共有15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4名羊水粪染、2名新生儿窒息、3名阴道助产、6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3满意度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满意度更高,达到96%。在研究组中有28名产妇表示满意,20名基本满意,2名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中,有19名满意,22名基本满意,9名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2%;值为5.005,二者数据存在差异,P<0.05。
3讨论
因产妇生产会带来极大痛感,大部分产妇选择剖宫产,导致我国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上升。但此种分娩方式可能对产妇与胎儿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许多产妇不知晓剖宫产的危害,在可以自然分娩的情况下仍要选择剖宫产,使风险发生概率提升。对此,产科护理人员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在产妇入院后提高产前自然分娩宣教力度,在有效的沟通作用下消除产妇的紧张、焦虑与恐惧心理,允许产妇家属陪产,明确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优缺点。在宫缩期间,指导产妇采用正确呼吸方式,通过按摩、播放音乐等转移产妇注意力,减轻其分娩疼痛感,进而提高其临床护理满意度。在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下,使自然分娩率得以提升,剖产量降低,承担的风险与并发症概率更小,赢得更多产妇的满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2]。
相关研究表明,知识层次相对越高的产妇,越容易接受自然分娩。此种分娩方式最符合母婴生理规律,而剖宫产则是将子宫壁切开取出胎儿的非自然生产形势,容易产生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3]。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的羊水粪染、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前者为96%,后者为82%。在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对比中,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2%,超过对照组的34%;剖宫产率为28%,低于对照组的60%,且窒息率为0。由此可见,通过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可帮助产妇了解更多自然分娩的知识,克服和减轻对此种分娩模式的恐惧,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控制和规避各类风险问题,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艾欣.产科优质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评价[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3):55-55.
[2]彭玉英.产科优质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9,8(02):130-132.
[3]陆娅妮.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和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评价[J].健康之路,2018,176(10):258-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