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党振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以86例PTE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41/43),高于对照组(79.07%(34/43),P<0.05)。干预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23.26%(10/4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41/43),高于对照组(71.09%(31/43),P<0.05)。结论给予急诊PTE患者有效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诊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观察;护理要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PTE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CT肺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PTE;发病至就诊时间在4.5h之内;纳入病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合并肺癌;合并其他部位血栓栓塞;长期服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近期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38±4.39)岁,体质量指数(BMI)(22.73±3.20)kg/m2。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14±4.50)岁,BMI(22.15±3.04)kg/m2。两组性别(χ2=0.195,P=0.659)、年龄(t=0.793,P=0.430)、BMI(t=0.862,P=0.39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溶栓或抗凝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1)基础护理,保持患者房间舒适、安静。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3周,期间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待病情稳定后适当下床活动。(2)疼痛护理,对胸痛症状轻者,可密切观察,不予处理,胸痛较重者,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止痛药物,如吗啡等;(3)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应用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用鼻导管吸氧时定期更换鼻导管2~3次;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发现呼吸困难、晕厥、血压下降等,立即抢救,监测患者的尿量、四肢末梢及口唇等。(4)心理护理,患者往往因胸痛的折磨,呼吸困难或咯血等,对疾病的认知缺乏,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PTE治疗、护理等相关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可配合治疗,排解患者不良情绪;(5)饮食指导,嘱咐患者食用清淡、高蛋白、维生素类食物,多饮水。6)溶栓后护理,密切关注患者术后有无出血,如牙龈、皮肤黏膜、消化道等;并于术后给予患者低相衬分子质量肝素钙,防止血栓的复发。(7)肺动脉造影的护理,肺动脉造影为有创检查,护理人员术前应做好备皮、碘过敏试验,术后保持患者平卧,嘱咐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并发症(呼吸困难、咳血、发热);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partialprothrombin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美国IL公司ACL-2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评估护理满意情况,91~100分为非常满意;61~90分为满意;31~60分为一般;低于3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
用SPSS21.0。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PTE救治效果比较(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41/43),高于对照组(79.07%(34/43),P<0.05)。
3讨论
过去由于诊疗技术的落后及临床医生对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的认识极其微薄,且肺血栓栓塞症发病隐匿,其严重性经常被低估,导致肺血栓栓塞症易被误诊、漏诊,尤其易被缺乏临床经验的一线青年医师忽略,一度被认为是罕见病。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肺血栓栓塞症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PTE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经济负担的特点,已成为重大的健康问题,严重威胁公众人群健康的临床急症之一,有报道称PTE是继冠心病、脑卒中后常见的重要死亡原因。随着诊疗技术的创新发展及我国临床工作者的不断探究,PTE诊治不断规范化,诊断率明显提高,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PTE患者,特别是伴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的大面积栓塞者,给予患者早期抗凝、溶栓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终点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密切的护理干预,关注患者的病情可提高治疗的效果。本实验中对PTE患者给予全程的密切干预,并在整个过程观察患者病情,收集患者的信息,此种方式有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突发情况,准确的发现疑似病例,并给予快速有效的治疗,提升治疗效果,提高PTE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路秀庚,路秀双.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后心电图变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2):119-121.
[2]孔颖颖,兰学立,陈济超.肺血栓栓塞症延迟诊断相关因素概述[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8(10):796-800.
[3]金玉燕,杨燕青,徐盈盈.急诊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2):2033-2035.
[4]赵娅琳.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