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媛
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儿科,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层级链式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层级链式护理模式,记录两组的症状改善和疗效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皆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1.43%(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层级链式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
小儿肺炎是医院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造成的小儿肺部炎症,主要症状是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及气促等,病情发展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死亡[1]。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层级链式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层级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许多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认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护理之中。本项研究将层级链式护理模式应用到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中,以探讨其对小儿肺炎的实践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8(6.32±2.19)岁,有男性26例和女性23例,病程0.5~5.0(2.16±0.49)天,观察组患者年龄1~10(6.41±2.07)岁,有男性22例和女性27例,病程0.5~4.5(2.24±0.45)天。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②经过我院相关检查被确诊为小儿肺炎的患者;③家属愿意积极配合,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没有先天性、结核疾病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器官疾病的患者;②患有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③重症患儿;④合并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咽炎的患儿;⑤对药物过敏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儿进入医院后,医务人员进行祛痰、止咳、平喘及吸氧等治疗,进行抗菌治疗时使用经验抗生素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调整。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在与家属及患儿的沟通中,将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消除,并将肺炎治疗有关知识向其说明。观察组患者给予层级链式护理模式:①根据参与护人员的学历、职称和护龄对其进行层级划分,一共分为五个等级(A1~A5,A5为护龄15a以上有护士长职称的人员)。②护士长需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对A1~A4的护士进行合理搭配。患儿进入医院后,责任护理进行热情接待,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安抚,根据职责开始对患儿进行护理,护理操作要严格遵医嘱实施。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的身体情况详细掌握,每过一小时对患儿的体温、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脉搏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测,积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医护人员将肺炎有关知识相关知识向家属进行耐心地讲解,并指导家属进行护理,以获得家属的积极配合。在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患儿合理的需求,医护人员要尽可能的满足,耐心倾听其对治疗的看法,对于患儿一些错误观念,要进行引导纠正。另外,为了使患儿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提倡患儿与其他患儿进行交流。两组患儿皆给予两周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①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并分析。②疗效:分为无效(肺啰音未消失、体温未降低,甚至加重)、有效(肺啰音有所好转,体温降低明显)、显效(肺啰音基本消失,体温正常)和痊愈(肺啰音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2]。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4.0软件对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χs)进行描述并用t检验分析,疗效选择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皆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
对照组患者无效14例、有效15例、显效12例、治愈8例,观察组患者无效3例、有效14例、显效15例、治愈17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1.43%(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儿童的呼吸道尚未发育成熟,身体的抵抗力比较薄弱,比较容易发生肺炎,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得死亡的风险增加。本项研究主要分析层级链式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的实践效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皆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1.43%(P<0.05)。表明层级链式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较为良好,与朱彩勤等[2]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是由于层级链式护理模式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和物尽其用,在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对患儿的正常需求能尽量满足,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层级链式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晓婧, 崔莉, 姚敏. 肺炎患儿应用层级链式护理联合预警干预与其肺功能关系研究[J]. 海军医学杂志, 2020, 041(001):81-84.
[2]朱彩勤, 刘莉娜. 层级链式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3): 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