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梁彩凤 揭榕榕 黄英 黄舒婷
[导读]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均分组

        梁彩凤  揭榕榕 黄英 黄舒婷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均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满意度以及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不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干预;效果观察
        近些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已变成了一个老龄化社会,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人数逐渐增加,俨然进入一个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时代[1]。糖尿病是一组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大多数老年糖尿病病患都有一定时期的患病经历,得病时间长,伴随的并发症及老化性疾病也较多。需要终身接受相关治疗,仔细观察。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而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不适的程度。并且保障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享用权和保密权[2]。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其身心都备受煎熬,心理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惧和焦虑,这对患者的病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会对治疗产生影响。为了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方面的辅助效果,本次实验将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分析,旨在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应用的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验组中有3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分布在58到81岁,平均年龄为69.5岁;病程8个月~13年,平均(5.5±3.1)年;对照组中有33例男性27例女性,年龄分布在56到81岁,平均年龄为68.5岁;病程9个月~15年,平均(6.3±2.9)年;这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将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均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对60例患者在使用的语言方面须礼貌用语,语言要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尊敬,对待患者要热情,要保障患者自身所享有的权力,帮助患者建立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心,尽可能地鼓励,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所提的要求。对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要尽量做出详细、简单、易懂的回答,不能有所隐瞒。打针时需要有信心,基本操作要熟练,不要让患者胡思乱想,产生过分焦虑的情绪。在饮食上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不能让其吃过高糖分的食物,忌生冷食物,也不能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需要督促患者每日进行适当的运动,多锻炼身体,使病情得到较好的恢复。对患者的血糖每日都需要进行监测,并要及时做好记录,若出现异常情况须及时告诉主治医生。每日要按时提醒患者服用药物,因为患者年龄过大,记忆力有可能衰退,所以需时常进行服药提醒。对一些药物的服用注意事项和注射胰岛素的相关事项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说明,还需要对在饮食和其他日常生活方面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和禁止忌讳,以达到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治疗的效果。若患者出现便秘、失眠等症状时需要对其进行帮助,必要时需向主治医生进行汇报,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的身心同时得到照顾、关心。此外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改变病人的住院环境,布置病房,使得病患在住院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的氛围,消除病患的紧张、不适感,在病患休息时多与病患进行沟通,消除病患在住院期间的陌生感等。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严格控制病患糖分的摄取量,主要可以通过控制每日病患的主食量,可将主食换为以燕麦、玉米等粗粮为主的饮食结构,配菜多以蔬菜为主,适当的补充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若病患在非就餐时间出现饥饿现象,则可以将蔬菜用白水煮三次,只留下粗纤维给病患充饥,少食用油炸类食品,多吃洋葱、山药等有治疗作用的菜品。每日需要注意病患的运动量,尽量避免出现久坐超过30min的诸如看电视、打牌等活动,需要定时组织病患进行集体活动,运动的强度和量等问题需要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来实施。
1.3 观察指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进行调查统计,并做好对比分析工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0%与73.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现代社会中老年人已变成了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因为其身体机能较年轻人来说已有所衰退,身体的各器官和身体情况也在逐渐变差,所以时常会有情绪低落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在其生病以后,这种情绪更为突出,同时还会有焦虑、恐惧、不安、难过等情绪出现。由于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老年人在患病时比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关心、照顾。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会一直伴随着[3],这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加需要人性化护理。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情况基本都比较差,因此会出现一些较为常见的病症,如失眠、便秘等都时有发生,为了能尽可能的照顾好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需及时处理这些病症,帮助他们减少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根据上述情况,可以将人性化护理的好处总结为:①对患者来说,人性化护理可以使其身体和心理都得到护理,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其享受到自身应有的权力;②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的康复,能够对治疗效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③能够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能更加方便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需求,同时能使患者及其家属做到配合医生的治疗,对治疗效果有帮助作用。根据上述原因,可以得知人性化护理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服务中,人性化护理更表现得尤为重要,老年患者也更需要人性化护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满意度以及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不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衍宇,吴丽钏,钟婉茜.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 ,10(17):352~353.
[2]陈碧蓉.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2019 ,23(11):4194~4195.
[3]翟淑娟,王春燕,胡群.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健康教育应用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20 ,18(4):311~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