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价值评析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刘萍
[导读] 探讨输液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将我院100例输液室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

        刘萍
        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将我院100例输液室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评分、输液注意事项认知度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疼痛程度、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输液注意事项认知度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输液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确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疼痛,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输液室;护理;健康教育;运用及意义
        健康教育是医院赋予护士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传授健康知识、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手段之一[1-2]。静脉输液是医院门急诊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多数患者可以在1小时至3小时的输液过程中接受相关疾病的防治教育和保健信息。针对这一特点,在输液室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获得基本的治疗护理知识,增加康复保健知识,督促患者改变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对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完善了医院健康教育环节,本研究探析了输液室护理中健康教育的运用及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100例输液室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50。
        其中实验组年龄22-76岁,平均(45.44±4.21)岁,男29:女21。对照组年龄21-72岁,平均(45.70±4.69)岁,男28:女22。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①健康教育形式。(1)语言交流:输液前、检查时、换液时、拔针时,耐心准确地讲解输液注意事项、简单的用药知识和治疗。(2)宣传栏教育:输液室走廊墙上挂海报,教育常见病、多发病不同季节的知识。(3)发布宣传资料:我院门诊输液室的病种基本集中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胃肠道感染、胆囊炎等十余种病种。针对这些疾病,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送患者自行阅读,并结合护士讲解,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学习与自身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那些有重病的人可以对他们的家人进行健康教育。(4)视频资料:使用电视VCD,播放一些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专家讲座等,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②健康教育内容。(1)输液概述包括输液过程、输液总量、点滴次数、大概所需时间、输液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及在输液过程中如何求助护士。输液结束后按针的方式、时间和注意事项,避免因按压不当造成局部出血和肿胀。特别强调的是,不能随意调整输液量,滴量太快会造成生命危险,太慢会影响疗效,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用药效果和副作用指导患者输液用药,介绍用药目的、用药效果和常见副作用,停药后症状消失,不用担心,以打消患者的后顾之忧。(3)加强巡视,因为在教学输液过程中,科学讲解输液相关知识,消除患者输液中的不良心理反应,讲解输液原理和滴注后的处理方法,使护士在要同时处理多名患者而又不能及时到位时,可以按照护士事先讲解的方法处理患者,消除紧张和易怒,同时增强患者配合的主动性。(4)针对常见疾病的健康指引,让患者了解病因、如何减轻疼痛、缩短病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指导休息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及如何防止疾病复发。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0-10分,越低越好)、焦虑情绪评分(20-100分,越低越好)、输液注意事项认知度和满意度(0-100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疼痛程度、焦虑情绪评分
        护理前两组疼痛程度、焦虑情绪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输液注意事项认知度和满意度
        实验组的输液注意事项认知度和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输液注意事项认知度和满意度是94.54±3.21分、94.12±3.83分,而对照组的输液注意事项认知度和满意度是83.12±2.25分、81.12±3.01分。
        
3讨论
        根据门诊输液室的临床特点,患者较多,护士任务繁重。如果护理过程中护患双方缺乏有效沟通,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临床实践证明,门诊输液室护理过程中实行常规护理,护理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在临床上加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3-4]。
        健康教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包括治疗、病因、预后、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等,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尤其是门诊输液室。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士要通过问卷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6],搭建护患沟通栏目,利用健康教育宣传单,利用会诊交流,协调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运用一对一教育、宣传栏教育、视频教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实施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输液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确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疼痛,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廖昆仑,万笑,郑小敏.多媒体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341-2344.
[2]吕颀.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2):126+128.
[3]丁翠凤.健康教育对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的影响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9):114+116.
[4]王静雅.门急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2):105.
[5]张治萍,张丽.分析健康教育对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07):73.
[6]易明霞.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6):6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