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魏红
[导读] 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晚期肿瘤患者

        魏红
        山东聊城鲁西南医院  山东聊城  252300

        【摘要】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晚期肿瘤患者,平均分成A组(n=15)和B组(n=15)。A组开展常规护理,B组开展临终关怀护理,对比两种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效果。结果 A组患者恐惧死亡率高于B组,坦然接受死亡率低于B组,SAS与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B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对死亡的异常心理情绪,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终关怀护理;晚期肿瘤;生活质量;影响;护理体会
        肿瘤疾病发展至晚期,致使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较低,需要展开放化疗治疗,才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但是因为放化疗存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再加上患者对死亡的恐惧,会明显加重患者痛苦。导致患者无法正确看待死亡,并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需要给予晚期肿瘤患者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增加患者晚期的生活质量,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有限的生命。而本院为了提升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将临终关怀应用到临床护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开展过程及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晚期肿瘤患者,平均分成A组(n=15)和B组(n=15)。以上患者均为肿瘤晚期,同时本次研究将排除认知行为障碍患者,精神意识异常患者。A组10例男患,5例女患;年龄39-76岁,均值(63.65±5.48)岁。B组12例男患,3例女患;年龄38-86岁,均值(66.14±5.9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进行常规教育,告知患者疾病和死亡的联系、死亡的必然性等。在此基础上B组患者使用临终关怀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感受,护理工作需以患者为核心,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临终关怀护理干预方案;(2)增加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散其恐惧、紧张等异常情绪。并从日常交流中了解患者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其开展针对性精神支持和心理疏导,增加患者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同时护理人员要安抚患者,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3)对患者进行肿瘤知识宣教,并将死亡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加强患者健康行为,避免患者产生消极态度,使其了解死亡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终点,增加患者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2];(4)邀请晚期肿瘤患者参加科室举办的座谈会,并引导患者与患者之间进行交流,使患者倾诉自身疾病详情,并相互关心安慰,使其正视自身疾病和死亡,并增加治疗与护理配合度;(5)为患者传授各种降低心理压力的方式,同时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确保营养的摄入,提升患者身体机能;(6)对患者展开体位护理与皮肤护理,减少患者疼痛感,提升其晚期生活的舒适度。
        1.3 指标观察
        (1)使用SAS与SDS评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对患者的恐惧死亡率及坦然接受死亡率进行统计与对比;(2)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与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采用(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恐惧死亡率、坦然接受死亡率及心理状态
        如表1结果所示,A组患者恐惧死亡率高于B组,坦然接受死亡率低于B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较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对晚期肿瘤还未有完全治愈的技术,而治疗肿瘤晚期有效措施主要是放放化疗与手术,尽管此种治疗方式可以增加患者生命,但是也无法有效延长生命周期,使患者进入预死亡阶段。而患者由于死亡的恐惧极易产生多种异常情绪,影响治疗的同时加重患者痛苦,一些患者受到精神压力的影响,甚至出现自杀现象[3]。而据相关报道表示[4],为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并促进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恐惧死亡率,并增加患者坦然接受死亡率。而临终关怀护理可加强患者人性化服务,并进行死亡教育,使患者能够正视死亡,减少心理压力和异常情绪,改善患者痛苦,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A组患者恐惧死亡率高于B组,坦然接受死亡率低于B组,SAS与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B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还可以增加患者坦然接受死亡率,并提升患者晚期的生活质量,进而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综上所述,对肿瘤晚期患者应用临终关怀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对死亡的异常心理情绪,使其坦然接受死亡,并提升患者晚期生活质量,进而促进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被广泛应用到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
【参考文献】
[1]黄丽婵, 苏雪莲, 卢柳岑. 临终关怀护理联合心理辅导对晚期肿瘤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 26(3):382-384.
[2]俞燕飞, 朱佩琦. 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 v.26(S1):216-216.
[3]高小荃, 王林娟. 终末期肿瘤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 v.24(S1):102-103.
[4]余彩玲, 孙强, 蔡晓清. 死亡教育联合人文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4):504-5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