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对新生儿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王俊英 徐億予
[导读] 分析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对新生儿患者的影响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69例新生儿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
        王俊英    徐億予
        乐山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乐山市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对新生儿患者的影响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69例新生儿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新生儿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但也出现了部分并发症。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具有良好疗效,但也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新生儿患者;影响;护理措施;
        
        无创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机械通气方式,是通过未经气管插孔以鼻、面罩与呼吸机进行通气的过程[1]。近些年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突出疗效得到了临床广泛认同。但也对患者身体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对新生儿患者的影响与护理策略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某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均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患儿呼吸困难,PaO2以及PaCO2低于正常指标。患儿69例患儿中男性48例、女性21例,早产儿26例,体重为(2.32±0.96)kg,年龄为(32±5)周。
        1.2方法
        对所有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常规检测,如加强保温、维持患儿血压、血糖等正常,应用抗感染药物等。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调整参数压力为5cmH20,此外氧流量设置为5L/min左右,吸氧浓度为35%左右。
        1.3观察指标
        对于患者治疗前1小时、治疗后12小时动脉血气指标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动脉血气指标主要统计患者治疗后的P02、PCO2、pH三个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并发症则计算患者出现通气无效。
2、结果
        2.1治疗效果
        39例患儿治疗前1h、治疗12h后的PaO2和PaCO2对比有明显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情况
        69例中出现3例肺部感染,占比4.3%;出现2例胃反流,占比2.9%。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无创机械通气可较大程度的提高患儿呼吸功能,降低PaO2、PaCO2的变化时间。无创呼吸机工作过程中无须插管,具有不同的通气方式等优点,该呼吸方式,可以确保危重新生儿的呼吸处于正常范围。临床通过采用无创呼吸机,可以明显减少危重患儿死亡率。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不适感,可能造成患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是极为重要的[2]。
        无创机械通气上机时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无创机械通气培训,能熟练操作无创呼吸机,掌握无创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基本操作程序、观察指标、报警处理和疗效判断等。应用无创通气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潮气量、、吸气压力等。有利于呼吸肌疲劳缓解,有利于纠正呼吸衰竭。同时为防止气压伤,无创机械通气以维持基本通气为目标,不应过分追求通气状况改善而提高气道压力[3]。
        护理过程中,也要注意新生儿并发症的预防。一方面要预防面罩压迫致面部皮肤损伤。调整合适的固定张力,头带的松紧度以固定后头带可通过2指为宜,过松易造成漏气,过紧影响面部血液循环。对连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应每隔4小时松开面罩一次,或在面罩压迫处贴保护膜。另一方面要预防常见的胃肠胀气。要避免吸气压力过高,间断应用机械通气,减少吞咽动作。应保持合适的体位(30-45度),避免过饱饮食及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防止误吸。如出现排痰障碍,要间断将面罩拆开并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应用湿化器。无创机械通气以维持基本通气为目标,不应过分追求通气状况改善而提高气道压力,防止气压伤[4]。
        总而言之,无创机械通气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新生儿患者身体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医护工作者,要基于新生儿患者现状,通过分析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对患者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新生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金霞.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20,17(04):114-115。
        [2] 王雨娟,张荣荣,张青,周海英,张佳怡,孟茜灵,范贤俐.优质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应用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2):109+112。
        [3]马庆先.无创机械通气常见问题与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07):220。
        [4]朱秀琼.循证护理在新生儿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3):35-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