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慧
甘肃省平凉市实验小学
摘要:在新的时代,知识的传播以及扩散都无法离开语言的表达。同时,语言能力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语文教师要围绕学科的特点以及教材内容,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实践
一、促使读和写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将读和写进行一定的结合,注重不同教学方式的使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个例子,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关于圆明园的视频、图片,而且给学生讲解圆明园从建立到毁灭的历史故事,促使学生进入到一定的境界中去。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对于圆明园从建立到侵略者毁灭,有什么感想?面对圆明园被毁灭的现状,我们要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屈辱再次发生?”促使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以及今天的讨论结果,写一篇相关的作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促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1]。
二、注重对课文的拓展,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表现,教师要围绕课文的内容进行拓展,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愿意表达。举个例子,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课文《七颗钻石》的内容时,这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教师可利用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对课文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表达。第一:带着美好的感情来朗读这篇课文,第二,默读课文,和同学们讨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从而促使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部分展开想象,比如小姑娘出门找水累到了,在地上睡着了,她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小狗绊倒了小姑娘,小狗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从水罐中涌出的新鲜的水流,让大地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课后拓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图画是现实的缩影,也是学会表达的工具。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图画的方法,促使他们有序的观察生活,并且用语言进行表达。比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春夏秋天》的插图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相应的顺序来进行观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的树木开了红色的花朵,四周的树林十分茂密,看起来就像是绿色的海洋。
山下有一条很长的河流,河水正在流向远方,而且其中还有游泳的鱼儿们。树上,鸟儿正在欢唱,草地上的花也是五颜六色的,十分美丽。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观察后,促使他们进行练习和表达。先说远处的山峰,再说中间的小河以及河中的小鱼,最后连起来说一段话。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点拨和指导。最后再让他们展开想象:这幅图中表现的是春天,如果是夏天、冬天或者秋天,又是一副怎样的图呢?通过让学生练习说话,从而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采用想象教学法,使得学生进行描绘和表达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教师可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性,采用想象教学法,使得学生能自由的描绘和表达。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课文《桂花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他们对课文中的场景进行想象。先促使学生思考“桂花乐”到底乐在哪里?学生们回答乐在摇桂花的过程中。然后教师再询问学生:“作者是怎样摇桂花的?”学生们从文中找到这样一段话: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着桂花使劲摇。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想象的空间,教师还要让学生将想象中的摇桂花场景演绎出来,对“桂花树”进行摇一摇,站上讲台演示给其他师生看。学生们摇桂花的方式千奇百怪,各有不同,但充满了童趣。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想象漫天的桂花撒在身上的感觉,一些学生想象桂花落在自己头上,像发夹一样美丽,一些学生则想象桂花点缀在衣服上,衣服也增添了几分色彩。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2]。
五、采用实践演练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
语文教学和口语表达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如果学生缺乏口语表达的能力,那么就不能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可采用实践演练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表达。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教师要活跃课堂氛围,一位学生扮演母亲,一位学生扮演巴迪,另一位学生扮演父亲,将这片课文排演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和其他学生进行对话,加强学生对本节课中心思想的了解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在鼓励他们展现自我的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结语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和工具性学科,教师要围绕语文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表达和描述,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与他人进行交流,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建鑫.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4):173-174.
[2]高珊珊.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思考[J]. 内蒙古教育,2020,(1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