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谦茜
江苏省张家港暨阳高级中学 邮编:215600
高中课堂比较起小学、初中来讲,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说是明显降低的。一个问题抛下去,几乎不会有人主动回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似乎已经成为常态。但是我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观察,他们不主动是事实,可是点到名的同学站起来回答的结果,正确率还是蛮高的。也就是说,他在思考,他能思考也能解决问题。健康的课堂需要倾听、反思,对于主客关系也需要更加合理的设置。
一、规则前置,约法三章。
我思前想后,决定制定我的课堂小规则。即每个人每个星期必须回答三个问题,否则需要当面背古文,而完成的学生可以获得适当奖励(练习簿),实施初期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为了得到本子,有的是凑热闹,当然也有迫于完成每周规定次数的压力。总而言之,课堂活跃起来了,不管啥问题,都有人抢着回答,热闹是热闹,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看上去争着回答的热闹场景,其实内在是没有办法保证质量的。而且,因为每个问题都有人回答,导致一部分同学根本不用去思考,这就是完全依靠主动性推动课堂的弊端。简单的问题抢着答,难一点的问题还是没人答,或者站起来随便答。真实性学力不是虚假的应试的能力,因此需要有真实性的学习来支撑,这就需要课程的改革和课堂的转型。所以我意识到我需要改变。
二、灵活变通,不变与变。
接下来就是怎么改的问题。首先我意识到真正的学习是自生学习。这应该有学习者自身来决定。学习者把身边的问题当作“我的问题”来接纳,这本身就是自我认识、自我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应该只是教授者,他还是促进者、引领者、协作者,因为自主学习不是独立地推进学习,而是在同伙伴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自律地调控学习的过程;其次,只是一味鼓励主动,学生并不明白为何要如此主动,况且作为学生只是做到主动发言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具体改变如下:每个星期还是每人有三次的次数要求。但是并不只局限于回答问题,还包括:默写全对,作业得到好,课后主动提问,以及批改默写。其中回答问题必须主动,因为同时我会点名,被我点到名字的同学,哪怕回答正确,也不予加分。而主动回答的,即便错误,在我提醒的基础上,只要表述成文,依旧予以加分。课后主动提问,问题的质量需要由我把关,随意提问的不予加分,默写批改出现错误的,扣一分。
在这些琐碎的规矩之下,课堂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进入所谓的安全区域,不管什么问题,都是主动回答与老师提问同时进行,这可以保证学生集体思考,有时候即使有两三个学生举手想要回答,但是我依然会提问注意力不集中的某某同学,然后再示意举手的同学起立补充。或者,有时候我会提问其实确实在认真思考的同学,他的答案完全正确,然后我会提醒他,主动的意义,参与的意义。毕竟被动回答是没有分数可加的。慢慢地这一类同学也会更加地表达自我。
三、由表及里,化虚为实。
这些都属于在外在形式上面做文章。但是,内核的要求也是很重要的。即:没有好的问题的串联,没有层层深入的问题去推动,课堂最终也是个花架子。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处理教师、学习、知识等教学核心要素间的关系。要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此处拿高一下学期诗歌《锦瑟》的学习为例。一般来说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由于不直说,因而增加了欣赏的困难。诗的一般规律是隐喻,一篇锦瑟解人难,《锦瑟》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立足学生的基础。
不能因为它的主题多样,就让学生畅所欲言而最终无法收尾,也不能由老师讲解各位名家对《锦瑟》的解读,导致课堂失去学生的参与度最终也失去了它的趣味性。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而《锦瑟》创造的境界,凭着学生此时的阅历又真的很难融入。这个时候,问题的设置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篇诗歌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在此基础上去还原作者的写作心境。我把第一个问题设置为:概括李商隐的生平经历?这属于一个面向大众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回答一二,但是很少有人可以面面俱到。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全班同学进行补充完善,有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我称这样的问题为“低分跳水动作”。就好比跳水运动员,跳入水中,水花四溅,场面欢腾。这是初级阶段的,也是绕不开的,但是它不够美。回到《锦瑟》问题的设置上面,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可以简单概括为:时世没落、仕途不顺、家世衰微、爱情失意。这样的生平是被允许带入到诗歌的学习中去的,进而被还原为诗人的思想情感。锦瑟这一首诗,凝聚了诗人匆匆一生里的:年华老去的哀伤,跌宕流离的命运,求而不得的际遇,讳莫如深的感情。这样的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的。课堂进行过半,几乎都是学生在解读和归纳,其实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凡是涉及知人论世的环节,大可以放手让学生解答,他们对历史人物、文学大家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然而如果课堂只有这些,那就是看一场“低分跳水”,最终的教学目标还是不能够达成。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的同时,教师也要起到主导作用。于是,我把第三个问题设置为如何看待梁启超读李商隐?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讲的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那么,梁启超真的读不懂《锦瑟》吗?这个问题抛下去,首先教室会陷入沉默,学生需要仔细琢磨梁启超这段话的内涵,固然她们知道,这是梁启超在自谦,那么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我让学生去提炼,这个问题的内核是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出,这个问题就是要问我们如何理解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而这个问题就完美契合了我的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之文本的审美特质。众所周知,诗人作诗,多数把情感内容的强度、深度、广度、状态等等,以可喻、可测、可比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揭示出来。
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乃赤子之心,通达浅显直白晓畅。李商隐不同之处在于,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怅惘莫名的情绪,他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他诗歌中的这种朦胧与多意,给读者提供了多种理解可能。正如王蒙所说: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梁启超说他无法读懂《锦瑟》,大概就符合李国文所说的“读圣贤书,求甚解。读文学书,不必求甚解。”陶渊明有诗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也是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说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具有审美性的。《锦瑟》的审美特质就是多意之美、通体之美。它令人联想和向往。
这是第三个问题,也是拔高层次,提升学生感知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依旧是主体,但是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层层深入,教师此刻不需要过多提醒或者大量煽情,一切都暗含在问题的设置中。我称这样的问题为“高分跳水动作”,运动员技艺高超,压入水面时一切是那么平静,但是精美的一小朵水花依旧可以产生微波荡漾的涟漪,令人回味,赏心悦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得课堂开放起来,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