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3期   作者:刘秀芳
[导读] 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在考试中占的比重比较大,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立足于当前的情况,结合当下语文教学中实际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刘秀芳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中心小学657211
        摘要: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在考试中占的比重比较大,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立足于当前的情况,结合当下语文教学中实际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更进一步的改善小学语文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
引言
        个性和共性是相辅相成的,这二者并不矛盾。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往往存在着过度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大班授课时,教师会采取完全一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来应对所有的学生需求,这本身就是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次忽视。因此论文提出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环节中培养个性能力的创意办法,认为需要考虑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也需要考虑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某种固定的方式,不论时代和小学生的情况如何变化,教学方法始终不会改变,以至于小学生在面对语文教师讲课时表现得毫无兴趣,甚至是在课堂上打瞌睡,搞小动作等,导致课堂秩序无法保证,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当初深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如果不进行创新,就会变成陈旧、落后的模式,虽然语文教师对此方式早已非常熟悉,但此教学方式已经脱离了实际,学生观念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旧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听课需求,故而有些学生会表现出不耐烦、焦躁的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应审时度势,及时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小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
        (二)过多依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也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微课等方式进行教学,确实在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语文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只能在课堂教学时适度、合理地运用,不能过多依赖,更不能成为唯一的教学模式,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小学生就会由最初的对语文知识感兴趣转移到对电子产品感兴趣,如此一来,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应保持清醒的意识,要勤动手,勤动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工具为辅的原则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进而为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提供强大助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考虑到当前小学生普遍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性的现实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扭转建立现状,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问题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环节当中,更多的是强调了教师是怎么想的,教师想要让学生怎样去解答问题,更多的是希望学生无限的去靠拢参考答案和标准答案,这本身就是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可能的一次漠视。所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环节当中,教师需要树立起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需要考虑到每名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综合素质水平,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获得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与可能。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建议教师采取提问引导的方式。在每堂课开展之前,为了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为了将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简单直白的表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由浅入深并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抓住这堂课的学习重点。
        (二)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是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关注学生个性的重要作用,但是通常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性,首先就要尊重每个学生个性的不同发展,尊重每一个同学的个性。教师是相对于父母以外,与学生们接触时间最长的,所以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人格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语文相较于小学的其他科目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们尽情表达自己观点看法的场合,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化。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性格特点,而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极端性格,尤其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性格如果不属于极端性格的话,如极度暴躁、极端内向等,则此时没有必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矫正。
        (三)改变传统语文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认为要想变学习被动性为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做出相应的措施。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丰富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为小学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进而为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夯实了基础。我认为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将小学语文课本的内涵掌握好,然后根据教材中这篇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表达出的中心思想,为其制定相应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进而采取更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将学生放在课堂中的主导位置,将他们学习的消极性转变为积极性,同时注重发挥每一位小学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内涵,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自行体会到小学语文知识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进而是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出来,在接下来的小学语文学习中,可以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环节当中最难以培养、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能力,就是个性化发展的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对班级内的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认识到每名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优势与不足。同时也需要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转变传统小学语文课堂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使得每名学生都能够出于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环节中来,并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见解,真正的实现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国元.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方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9):57.
[2]杜娜.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9):92.
[3]熊卫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化培养方式探究[J].新课程(上),2018(05):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