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辉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第一初级中学 511885
摘要: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下,初级中学教师要能够积极关注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培养。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量相对偏少,教师有时间来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有更加宽裕的时间来设计教学方案,同时也能利用更多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授课中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引领。只有如此,学生方能踊跃而积极地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来,既提升了数学学习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从而更好地保障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关键字: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重点解析
引言
如今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全面推行。根据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情况来分析,发现大部分都是思维活跃、独立探索、想象丰富的,并且也不断学习各种新技能和新知识,促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一、开展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高效课堂构建的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进度。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为此,教师可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相对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中交流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组成员的分配中,教师要保证各成员学习能力、数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学习方法等的不同,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预习和理解全等三角形,探索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确定方法。通过在小组中的学习,学生能互相交流看法。这能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观察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并进行总结。这将更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学科素养意识渗入教学评价环节
在初级中学数学授课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评价,一般是布置课后作业和定期测试两个方式,让其在练笔的过程中回忆、巩固学过的基础知识。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还能通过测试结果发现本身的欠缺,从而起到查找漏洞、填补空缺的作用,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的构成。此外,教师要会通过教学评价“看”教学结果,看学生对哪个知识点没“吃透”,并找出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最后对教学方法进行小结和思考。所以,只有改善教学评价模式,才能发现教与学环节的不足之处,完成新课标共同提高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评价的环节中,不仅要看到学生某一个点的欠缺,也要对这一点进行扩展,如,将本册书的知识点与另一册书相关内容进行对比、结合,将理论和实际生活连接,等等。
三、直观呈现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给学生直观呈现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几何图形》这一节时,首先,我应用信息技术将美化我们生活环境的一些建筑物展示在大屏幕当中,对学生说道:大家不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这些都是由我们熟悉的哪些图形构成的?从而顺利展开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然后,我利用信息技术将常见的立体图形直观地展现了学生眼前,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通过引导性话语,使学生知道了几何体的特征是我们认识不同几何体、区分不同几何体的金钥匙。之后,我以棱柱和圆柱、圆柱和圆锥为例,引导学生探讨了常见几何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我做了知识拓展,要求学生从较为复杂的组合体中找出常见的几何体,由此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经历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了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从而顺利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四、布置课外作业,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独立自主地完成数学课外作业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重要意义。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外作业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教师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有效学习活动,通过完成作业,学生能内化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培养数学素养。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可以针对某课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常规的练习巩固作业,也可以进行拓展延伸或布置反思性作业,以拓展作业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相似或锐角三角函数测距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应用作为课外实验性作业,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整个年级学生家的用电情况,并了解电表波动起伏的原因。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结合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及相应调查方式,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数学知识。反思性作业是加强学生理性思考的有效方式,在《二次函数》的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任意一条开口向上(下)的抛物线,结合学习内容判断a,b,c,a+b+c的符号,添加条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抛物线顶点及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求出抛物线向上下左右平移若干单位后的解析式等,在类似的题目变形中让学生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意识到学生必备的数学素养对学生能力与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后,才能进一步地深入到课堂实践中探析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策略,在整个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创新多种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数学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
参考文献
[1]蒋绍龙.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计算题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85.
[2]吴如宣.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5.
[3]蔡霞.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