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英
福建省仙游县盖尾中学 福建 仙游 351252
摘要:按新教改要求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背景下,自主学习这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已经得到初中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自主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初中的数学教师,要想将自主学习对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就要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改革的推行,初中数学的教育方式也在进行着多方位的改革,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一直都是教师为主导,而学生只是单纯被动的接受,这样是一部分同学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是数学成绩迅速下降,所以初中教师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课题,主动积极的自己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更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加强培养,初中数学教师就如何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前提下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性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自主学习对初中数学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的关键既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自主学习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中数学是初中众多学科中最重要的,它的理论性、跨越性以及知识难度都是比较大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起来十分有困难,传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理解和应用都十分不利,还有可能因为学生的自身差异造成严重的数学两极分化,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新型的现代化自主学习模式为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学生能够轻松自如的掌握数学技巧,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不仅解决了数学的基本问题,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在核心素养下自主学习的特点
(一)自主学习的开放性
自主学习的范围很广,包括的内容有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主导者,只把思考问题交给了学生,再通过概念理论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当面临与实际问题相关联的时候,教师应指引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索和研究,并运用到实际中,这样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积极的调动了学生的课堂氛围,并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的主动性是发挥学生主导地位的主要因素,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限制学生的解题思维,这就是自主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与解题过程中,不用在思考范围,思考空间的充足,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习积极性。
(三)自主学习的完整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主导者而是承担起了引导者以及听众的作用,在进行问题探讨的时候,引发学生对下一知识点的好奇心,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的学习数学,并且教师要做到对于知识点的准确引导,还要将有关联的知识点完整的穿插在一起,让学生拥有完整的知识框架,以及完整的解题想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积极的答疑辨惑。
三、阻碍自主学习存在的因素
(一)教师与学生的认识不同
虽然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在进行改革,但目前教育的验收还是停留在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验收项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甚至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起不到真正的学习效果,白白的浪费了时间,所以进行自主学习模式的积极性不是特别高,教师与学生之间,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在一定的偏差,导致了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
(二)知识点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初中的数学教学任务,主要是以教材的内容,为主要教学目标,然而有一部分教师,对于教材过分的依赖,认为,只要依靠教材上的知识点,就可以解决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这对学生开展数学的自主学习模式,造成了非常大的障碍,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材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面以及数学学习思维的拓展,给学生发展数学的学习能力形成了阻碍。
(三)教学方式的落后
自主学习的方式是比较新,并且比较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教师在自主学习的经验积累上也不是很足,并且还没有相关的实力经验,可以进行参考,所以只能靠初中的数学教师在摸索中进行探索,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过分的重视了难题的解答,所有的教学知识点都围绕着难题进行讲解,因此教师根本没有办法掌控教学的自主性,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完成自主学习的目标。
(四)教学活动的开展过于频繁化
为了提高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频繁的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而数学课时的安排又比较少,这样就造成了学习活动的效果不理想,自主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模式,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其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需要较长的课时,才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如果不能保证,这时的充足,那么频繁的开展学习活动,就达不到自主学习预期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全面
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自主学习模式认识不足,评价不够全面,还只是停留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而将总结经验给忽略了,只重视活动的结果,而不在意过程是教学中依然存在的漏洞,因此,自主学习的评价应该更全面,需要重视的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态度以及情感的变化,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纳入其中,不要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全面,而影响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四、在核心素养下自主学习的优化策略
(一)革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初中生正式心理和生理发展比较快的阶段,普遍都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主导者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从而在自主学习中,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提高,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内容以后,再通过现代化的各种信息技术对课外知识进行延伸,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为学生的数学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不只局限于教材内容,拓宽教学范围
数学这门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拓宽教学范围,不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尽量增加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教材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加入一些有趣的因素,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与教材知识点相关联的课题进行延伸讲解。
(三)勇于创新教学模式,创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都有着不同且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式,班级和学生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数学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积极的寻找更适合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在班级设定一个交流日,可以让学生针对不理解的数学知识进行交流探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前对教材的内容以及知识点,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创设出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数学教学应该大力的推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对核心素养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还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得以实践。所以,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讲自主学习不仅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是加强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沈春艳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方式研究 [J].新课程学习(上),2013(11).
[2]曾 琦 .自主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3).
[3]庞维国 .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 [J].心理科学,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