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民
厦门市育才中学
摘 要: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重要性;发展现状;原因;措施
随着当前新课改的实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也愈加重视,教学的目标不再只是培养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发展思考探索的能力。历史学科作为初中学段的一门主要学科,也应当做出相应改革,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去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和现状,随后分析了当前初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原因,最后从三个方面给 出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一、问题意识在历史学科学习中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是指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所产生的探索、思考的意识和深入研究 、获取答案的过程,这是一个人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人调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核心动力。而初中历史学科是对已经发生的史实进行记录编写的一门 学科,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并正确看待历史。初中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考判断能力,因而在历史课堂上学生不再只是单纯的背记,而是要跟 随教师的讲解去感知历史史实,并产生疑惑的情绪,进而能够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思考。
二、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讲、教师问,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寻找答案。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并没有积极反应,而是保持着漠视的态度;有的学 生惧怕教师的提问,一味地躲避,不主动思考;有的学生虽然能够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只是根据课本的内容,并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可以说,大部分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调动主观能动性,不去主动思考探索,对于所学知识没有探索欲,没有问题提出,问题意识非常薄弱。这样发展下去,学生的自主思 考意识将会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当前初中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原因
(一)课堂学习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
导致初中学段的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一大原因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次地位不明确。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导,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这期间学生一直处在一种被动地位,只能接受教师所传达的所谓重点,并没有融入自己个性化的思想,难以进行积极思考和提问。
(二)课堂上缺少思考问题的良好环境
在如今的历史学科教学模式中,历史教师大多是遵循着已经制定好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是经过提前设定的,这也就意味着课堂上教师按照既定程序将知识点全部讲解给学生,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下,只能按照教师的意愿去接受这些知识。在这种课堂环境下,学生不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因此没有问题可以提问,就算是有问题,也无法在一个接一个的教学环节中提出来,可以说课堂环境制约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和想法。
(三)传统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影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机制都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通过考试成绩来体现,而教师的评价也多是看学生的成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在为成绩努力,根本无暇估计学生的问题思考意识,长此以往,必定会限制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
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一)设置合理的提问环节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正是发展思维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能够产生很多的想法。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会提出一些和课堂内容关联不大的问题,这时教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如果教师制止了学生的思考,那么就容易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提问的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疑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采取生生之间相互解惑的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提问、积极回答。
(二)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提问的时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想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先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上课时,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授课,而应当为学生留出思考提问的时间。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针对教材内容自行思考、提出疑惑,教师只是在旁进行适当的引导解答,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并且引导学生能够自行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种方式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历史课堂,不再是采用陈旧的教学手法,而是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历史内容进行解读教授。对于好奇心重的初中生来说,单纯的历史内容是非常乏味的,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无法让学生产生提问的欲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也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模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融入历史,产生共鸣之感。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且能够采用适合的学习方式去答疑解惑、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其斌.初中历史问题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
[2] 徐世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方法[J].历史教学,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