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李小静
[导读]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这是教师一直以来重点研究的教学课题。
        李小静
        (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中心小学,广东 梅州 514000)
        
        摘要: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这是教师一直以来重点研究的教学课题。而在新课改实施之后,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成为了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资源,让课堂变得越来越有活力。目前,小学数学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本文将从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发展现状入手,探讨小学数学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多样化措施,希望可取得预期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效低的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的一种必然的要求,旨在以提高教学实效为核心的教学主题,最大限度地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健康开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善于运用多元化的高效、新型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兴趣,让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最终实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正在积极推进高效课堂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是这一高效课堂的构建效果尚未满足预期的要求,其中的问题可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引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不够丰富,不能更全面地满足数学教学创新改革的需要,导致数学课堂在某种程度上还残留着一些陈旧的教学元素,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效果;二是教师对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还不够大,使得学生所获得的数学学习资源还比较单薄;三是教师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时,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数学课堂上由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缺乏足够活跃的氛围,学生的参与度也有待进一步提升[1]。
        从整体上来说,小学数学教师所开展的高效教学发展现状还不够乐观。教师应在打造符合新时期教改要求的高效数学课堂时,采取多种可行的教学措施,保障高效课堂焕发出创新的活力,使其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愿意主动融入到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也让教师所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发挥出它应有的教学价值。
        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多样化措施
        (一)通过灵活的情境创设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情境创设法是教师创设生动场景,营造直观活跃氛围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在构建情境化的高效课堂时,可辅助不同的手段来增强情境化教学的有效性[2]。例如在教师可利用生动的情境图来创设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教学情景,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来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教师也可根据情境图的“可故事化”这一特点,在情境教学中添加故事元素,有利于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自觉地集中精神,主动融入到故事化教学情境之中,亲身体会故事化教学情境带来的学习感受,并从中挖掘丰富的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可先将长方形的田地图、平行四边形的田地图展现出来,用其充当情境图,吸引学生的目光,鼓励学生观察情境图,从中发现相关数学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数学问题:“长方形的田地和平行四边形的田地,哪个面积更大呢?”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显然让学生进入了很好的学习状态。之后,教师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将其以故事的形式叙述出来:“以前有个地主,他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分田地时,将长方形的田地分给了长子,而将平行四边形的田地分给了次子,但是长子和次子都认为父亲分给自己的田地更小,觉得他偏心。同学们,你们觉得该怎么做才能知道地主有没有偏心?”在这一故事化教学情境下,学生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分别算出两块田地的面积,从而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为了深化学生的探究学习效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还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更深层的探究,如:“地主为了不偏心两个儿子,所以特意选了两块面积相等的田地,那么地主是怎么选出这样的两块田地?”这一问题情境可促使学生围绕着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对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进行了转化:“在怎样的条件下,长方形田地和平行四边形田地的面积才会相等?”学生在探究这一数学问题时,可更好地掌握课堂上的数学知识点,也保障了数学课堂上整体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以情境创设为主要手段构建的数学课堂更具有效性。
        (二)将动手操作内容融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
        小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都抱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则可让学生自主投入到愉快的动手操作活动之中,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并有效锻炼其获取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逐渐树立起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3]。
        例如教师在执教“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可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将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再由此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了提高这一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可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合理设计一些课堂问题,如:“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是否存在紧密的联系?如何才能获悉它们的具体关系?”学生此时可根据有效的课堂问题展开独立的思考,然后快速寻找解题方法。
        在动手操作为主的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还可适当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数学课堂更具有效性。比如教师可在“圆柱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将建模思想方法融入到动手操作教学活动之中,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并提高学生对建模思想方法的认知、理解与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圆柱体模型,并尝试在白纸上画出圆柱体的展开图,再根据具体的展开图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使其根据其中的数学关系,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这有利于学生获得清晰的解题思路,并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数学课堂的动手操作教学活动可促进学生多方面数学学习能力的健康发展,教师在以后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还可引入更多的新型教学手段,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乐园。
        (三)将信息技术巧妙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之中
        小学数学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高效课堂,可推进数学学科教学的信息化建设,还可显著保障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更加鲜明、有活力。以《圆的面积》一课为例,教师可根据其教学内容,从网络上下载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将其创造性地整合起来,再融入到数学课堂之中,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教师也可直接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直观化的教学,打造一个具有较强生动性与直观性的数学课堂。比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圆形面积的割补转化过程,让学生根据直观的知识演示过程,有效理解相关知识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使其自主展开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比如有的学生可沿着以下的方向展开思考:“圆可以转化为哪些自己已经学习过的图形?它们的长、宽与圆的周长、半径之间具有哪些联系?”有的学生选择将圆转化成为长方形这一图形,将圆的半径设为r,然后求解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在这一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可尝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突破了课堂上的学习重难点知识,保障了学生在信息化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在开展高效教学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措施,改进高效教学的问题,旨在打造一个学生乐学的高效数学课堂,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天瑜.略谈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最优化[J].学周刊,2020(30):95-96.
[2]陈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新思路[J].读写算,2020(27):5-6.
[3]张秉锋.有效课堂,重在兴趣——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0(43):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