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胡恺峥
[导读] :近年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积极的可视化思维工具逐渐受到众多教育者的关注。
        胡恺峥
        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婺城中学    321000
        摘要:近年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积极的可视化思维工具逐渐受到众多教育者的关注。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有些知识只依靠单纯地语言描述可能很难说清楚,讲透彻,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在理解相关知识点时也比较容易产生偏差,这种偏差很可能导致学生在进行相关练习时产生错误或无法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并且及时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本文将对思维导图做简单介绍,并对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思维导图(MindMap),是一种帮助人们进行记忆和思考的可视化图形工具。它是对文本的衍生,对大脑思维的形象化展现,它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对于文本、思维形象的再认识。思维导图的使用者可以利用图片、文字、图形等多种元素,将信息加以整合呈现。一张思维导图一般来说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衍生的不同方面作为分支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分支下的具体内容依然可以作为分支的分支呈现出来。从理论上来说,思维导图可以条理清晰地无限延伸下去,各分支共同构成一种相互联结的节点结构。
        二、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是对哪一阶段何种科目进行学习,兴趣始终是学生进行持续学习的最大动力。由于数学学科具有较强逻辑性与抽象性的学科,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数学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很多知识难以迅速理解,传统教育模式又热衷于通过大量做题来巩固和理解数学知识,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非常被动地作为一种接纳知识的"容器",接收来自课堂的数学知识,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也不能积极地完成。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完成相关预习工作。首先,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相关软件介绍思维导图的作用,并教会学生使用方法,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预习新课,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自己的预习结果。如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哪些知识点,课本例题中运用了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一些喜欢画画的学生,老师也可以让他们采用手绘的方式,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绘制出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教师也可以从这些形态各异的思维导图中看出不同学生的预习情况和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基础。
        2.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
        前文已经说过,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视逻辑的学科,有些知识点虽然不被安排在统一章节进行学习,乍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有些看起来没有关系的知识点背后往往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逻辑联系。同时,数学领域中的许多抽象概念都难以快速准确地理解,仅仅依靠口头语言进行解释又难免会出现偏差。这就导致了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面对考察知识点比较单一的练习题还可以完成,一旦面对将多个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的题目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另外,很多学生对书本上用文字描述的定理、概念等内容不够重视,学习时经常一带而过,对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做题时往往错误率较高。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要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课本中重要的概念、定理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维逻辑,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联结起来,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尝试把握出题人的思维逻辑,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找出相关知识点综合考查时可能会出现的易错点,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把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比如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比较出"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之间的异同点等。
        3.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思维导图也是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高效工具。这种归纳总结可以是在课堂教学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让学生在一节课结束之后能对这节课的所学内容和老师讲课的逻辑思路形成更加清晰明确的把握;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结束后,老师引导同学们绘制出本单元内容的思维导图,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对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完整回顾,老师也可以从学生们制作的思维导图中看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依然存在疑难和困惑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讲解。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错题的分析整理以及常见题型的总结归纳等等,
        总之,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及时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在当下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思维导图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及时归纳总结,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俊兰,辛彩玉.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4):138.
[2] 基于思维导图下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8.
[3] 代晨晨.巧用思维导图优化数学教学[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4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