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付文红
[导读]
       付文红
        河南新县高级中学    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初中至高中的教育阶段是初高中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到良好衔接的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做好过渡阶段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学业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但这部分教学往往容易被教师忽略,初高中教师会根据对相应教材的理解进行教学,而未对学生在知识感受角度考虑其接受能力,经常会出现学生对反复强调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发生就与初高中知识衔接出现问题有关。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学段教学差异性,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以及相应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高中;化学教学;课程衔接
        初中至高中的化学课程内容是紧密相关的,然而由于不同阶段的教材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无法适应教学内容的转变和提升。高一作为初中与高中阶段过渡的一年,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能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度过这一时期,开启新的学习历程对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重大。本文通过对这一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提出了自身的认识。
        1.初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差异性
        1.1教学目标的差异性
        在步入高中生的初期,部分学生会感觉在初中时期有趣、易懂的化学知识在高中课本中竟然变得如此复杂、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初中、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目标任务具有很大的差异。初中阶段的化学重在启发学生了解学科知识,通过简单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培养其学习兴起,让学生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要求并不高;而在高中阶段,化学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知识,逐步建立对这门学科的理论框架,通过教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进一步思维拓展,增加了学习难度。
        1.2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初中化学课程内容较为简单、直观,并不复杂,而且化学题目种类较少,教师可以在授课后,将题目按类型归类,通过讲述各种题型的解答思路进行示范,让学生仿照进行解题,教学节奏并不紧张,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根据重点和难点辅导学生记忆相关概念、公式以及算法,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而高中阶段知识内容较多,且包含较多抽象概念,题型灵活多变,同时课时较为紧张,教师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讲述重点、典型的内容,让学生快速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而无法对某一个题型或知识点进行反复强调和练习,这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让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很好的适应教学方法的转变。


        2.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2.1化学教学的内在要求
        由于在高中阶段,化学课程是让学生参与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理解科学与生活间的相互关联、形成严谨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促使学生走向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学科教育。因此在高中化学的授课中,教师应通过讲述基础的相关概念以及原理,让学生对化学物质及现象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学会通过实验、课内外资料获取的信息进行观察、归纳和总结,同时通过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启发其创新潜能。让学生在日后的高阶学习中有良好的基础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2.2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高中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查缺补漏,让学生对化学现象和化学知识的原理有深入的理解,从而在授课中体现出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要求,即让学生认识到初中化学知识的局限性,同时拓宽学生的眼界与知识层面。在授课中通过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扩展,同时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入新知识,进行合理的过渡,搭建起新的思维桥梁,既能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也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
        3.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措施
        3.1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过渡阶段,会出现明显的知识脱节情况,由于初中阶段所学内容有限,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只了解其一部分;另外,初中化学涉及的解题计算方法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化学式以及方程式的解答方法。这对高中化学授课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复习初中阶段的关系式、计算法则后,增加新的解题方法,而不是在高一初期就引入全新的概念和思路。这需要教师对初高中教材内容有熟练的整体把握,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在日常授课中逐步渗透新的知识点,做好衔接过渡过程中化学教学工作。
        3.2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面对高中复杂、繁多的化学课程内容,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预习,而不是依靠在课堂中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就不需要教师利用大量的时间反复讲解知识点来进行复习。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听课,能让学生更快速的接受新知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衔接。高一学生多数表现为虽能听懂但成绩并不理想,教师应重点强调化学课程的学习思维和方法,让学生在反复的论证与推理中掌握解题思路,利用典型例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入手,启发学生的思维,做到举一反三,再利用不同类型的试题进行巩固和训练,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的学习方法和知识。
        结束语:
        将初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以新的理念寻找正确、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侍海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0(01):43-44.
        [2]单世娥.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0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