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入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刘艺
[导读]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个漫长历史中诞生了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刘艺
        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个漫长历史中诞生了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音乐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种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课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各种音乐资源,根据教育内容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并适当地渗透各种文化内容。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入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育;传统文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在倡导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时代下,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树立创新思维,进而将传统文化在学生成长中的优势凸显出来。所以,在传统走进课堂的教学背景下,音乐教学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不仅是促进学生提升艺术修养的关键点,更重要的也是学生正确认知音乐教学的重要途径。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且明确指出,音乐课堂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教学目标,使音乐教学的情感更加丰富,更能贴近学生个人的生活,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的正确认知。
一、特殊学校中音乐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分析
        相较于普通儿童来说,特殊儿童指的是那些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孩子身心发展存在一定不足的:他们有的存在听觉障碍,有的存在智力发育问题,有的为肢体缺陷,还有的是视力障碍等等。从广义上来理解,特殊儿童便是与普通儿童存在明显的智力、情感以及行为等一个或多方面的异常。为了保障特殊儿童的正常生活,应确保他们能够适龄入学,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应发挥音乐教育的优势,通过感知训练、听觉训练、触觉训练、韵律训练等,促进特殊学生思维意识、认知能力与心理健康等多种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内涵来看,其不同面向普通学生的教育,并非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音乐技巧,而是基于构建舒适、开放教育氛围的基础上,让特殊儿童融入音乐教学课堂,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安抚学生的情绪。继而实施引导教学,让学生感受多样、美妙的音乐,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了解客观世界,具有审美意识与创造美的能力。换而言之,在特殊院校中,音乐教学又被赋予了新功能——治疗作用。
二、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能够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融合的意义,首先就体现在能够有效传承传统文化这一点上。传统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瑰宝,其自身的价值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将其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就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丰富性以及意蕴的同时,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二)能够推动音乐课程本土化发展
        将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融合,除了上述意义之外,还能有效推动小学音乐课程本土化发展。小学生音乐课程教学活动面对的对象就是小学生,所以十分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程进行融合,自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来渗透融入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之中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则会让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地丰富多样,同时还能有效植根于我国本土文化之中,真正有效推动小学音乐课程本土化发展。
三、传统文化融入背景下当前音乐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在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单一
        在音乐课程中利用传统文化进行课堂构建,教师需要根据音乐教学内容,选择各种传统文化,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以形成丰富的课堂形式。然而,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中依然占据主导,很多时候,教师还是以口头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灌输,他们即使引入传统文化也只是采用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这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更多的是打击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
        (二)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的枢纽,不仅是学生与音乐知识的重要桥梁,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由于现行音乐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教师在创新音乐课堂中存在一定阻碍,无法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既定目标。缺少层次的音乐教育体系,束缚的不仅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束缚了音乐课堂中学生的艺术灵魂,影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创造力,影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自然无法充分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四、传统文化融入背景下当前音乐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一)跨学科教学,将音乐教学与其它传统文化有效融合
        在将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积极展开跨学科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将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将戏剧、诗歌以及美术等其他传统文化科目与音乐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这样就能让学生对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都形成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能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二)创设独特情境,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构建,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创设独特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探索其中的文化元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歌曲演唱,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
        (三)引入小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素材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多数小学生偏于活泼、且好奇心非常强,他们易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好奇心,而小学生的好奇心又促使其不断对事物展开探究,从而让小学生的大脑思维处于不断地运转之中,进而激发了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选择一些能够让小学生放松心情、愉悦的音乐素材,从而促使音乐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充实与有趣,这样小学生才有动力去进行音乐课程知识的学习,并从中产生创新的音乐学习思维。
        (四)完善音乐教育方式
        音乐教师必然要具备深厚的学识涵养,但为了保证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性,还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专业性。为了保证音乐教学的完整性,所制订的教学计划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功底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创造力,这样才能避免因为束缚学生的个性,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呆板,避免学生空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而无法满足音乐素养提高的需要。同时,教师为推动音乐课堂活动的开展,必然要先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进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相关内容,将传统文化的“静”与音乐教育的“动”充分结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将经典传统文化在现代音乐课堂中还原,以此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思考,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做好传统文化继承,有效发展学生艺术情操
        音乐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艺术情操,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而小学阶段展开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艺术情操,对于艺术具有良好见解的学生其自然也能很好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充分意识自己的价值所在。小学生年龄小,涉世未深,教师在将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做好传统文化继承,有效发展学生艺术情操。例如,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之中就包含了较多的民族乐曲,且大多均为高雅的艺术,将其传递给学生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风土人情,有效开阔学生传统文化视野,让其得以良好发展与提升。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在已有音乐教学基础之上,合理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有效发展学生音乐素养。
结束语
        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把控,加强对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创新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同时,教师也要选择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吴焱.浅谈传统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探索与融合[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04):43-46.
[2]朱勇.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作家天地,2019(19):182-183.
[3]徐凯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北方音乐,2019,39(09):206+216.
[4]朱敏洁.浅析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融入[J].北方音乐,2018,38(19):172.
[5]肖沙.现代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创新[J].北方音乐,2018,38(11):256.
【作者简介】刘艺,女,汉族,浙江省丽水市,本科学历,从事特殊教育小学音乐教学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