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法 抓住英语阅读的牛鼻子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黄淋花
[导读] 阅读在英语考试中超过70分的比重,
        黄淋花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孙娟名师工作室  710000
        摘要:阅读在英语考试中超过70分的比重,因此,关于阅读方法也是琳琅满目。高考英语的阅读题型也被分解为不同名目,战术堪比三十六计。笔者认为,某些所谓的方法堪比跳梁小丑,经不起考验。题目可以从很多角度出,错误选项也可以肆意误导学生,但问题的答案永远来自文章本身!不从文章入手,而是在研究设题类型,选项特点,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因此,我建议踏踏实实从文本入手,通过画出文章框架图的透视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透视 文章脉络 框架图 核心素养
        
        阅读一段文本,准确理解其中内涵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一、阅读的重要性
        就拿语文学科来看,新高考语文加大了阅读的广度、深度、速度,突出考验阅读的能カ和水平。实际上,高考英语和语文一样,也是一场阅读力的较量。
2020年全国卷Ⅱ听力Text 9是一段人物访谈,采访了著名插画家罗曼·布莱德威尔,Clifford The Big Red Dog这套畅销欧美五十多年的经典图画书。问题是有多少学生也曾阅读过这套书呢?或者对这套书有起码的了解?所以,学生需要积极主动的广泛阅读,提升自己的跨文化素养。
二、有效阅读练习
        阅读理解总共40分,不是一道没有难度的题。因此,做题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创意层出不穷。题型的设置被分为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词汇猜测、文章出处等九大题型,解题方法更是琐碎复杂。殊不知,学生在实际考试中有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么多解题技巧?所以老师发掘,技巧的讲解总是收效甚微,根本没有“背单词”达到的效果!
        所以,我想说,英文功底没有捷径!深厚的英文功底是一砖一瓦堆砌而成的,五花八门的技巧并不能填补词汇量的缺失和把握文章主旨的真功夫,词汇量是阅读实力的核心因素!我们假设学生的词汇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那么,如何做到接地气的练习呢?
        一方面,要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报纸、杂志、书籍等,并做适量的词、句整理;另一方面就是保质保量的刷阅读理解题。
        这里,我们着重来探讨如何有效或高效刷阅读?
        捷径和技巧听起来让人心潮澎湃,却不能够真正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我认为,除了应用文,或者类似的信息类文章,当然是可以直接找信息。但是,对于记叙文、说明文、论述文,先读题干或选项从而直接找信息是比较容易出错的,会比较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的。
        根据我对学生试卷的大量分析,学生的英文水平千差万别,但是阅读错做的原因却是比较类似的。一方面是他们的想法不太接近成年人的思维逻辑;另一方面也是根本问题,是读完文章后,把握不了文章的主旨大意,学生很容易被文章中的细枝末节或必要的支撑性信息带偏文本的核心意思;此外还有,学生对于长难句理解偏差,看到生单词自乱阵脚;最后就是少部分学生实在是词汇量太小导致读起文章来举步维艰。
        在此,我建议抛弃研究题目类型和选项设置,从文本→框架→到题目,通过透视文章架构来做阅读练习。因为,题目永远是出自文章!抓住文章,就抓住了一切!文章的行文结构和思路一旦被抓住,就会发现题目的出题角度一目了然,而正确的答案已经在闪闪发光,就像哈利波特一照厄里斯魔镜,魔法石就进入了他的口袋!而不是从选项中比对,去取舍!
        如何抓住文章的行文结构和思路?我认为,是画出文章的“框架图”!学生对于理解文章和段落的主旨总是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画框架图从而逐步提升理解能力。从高一开始,就这样每日练习、反思,两年后,把握主旨的能力一定会让人大吃一惊!
        下面,我呈现几张学生画的框架图。
        
        
        
        
        我们可以看出来,框架图里可以清楚的呈现文章的主要层次和细节的支撑信息。通常的干扰选项就是复现文中的某些支撑信息,学生以为文中出现过,所以是正确选项,殊不知,支撑信息在文章中出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凸显文章的某一核心意思或说明某个观点。所以,在画框架图的过程中,学生会一步步对英语文章的行文思路和习惯了然于胸,也会对文中有价值设题的内容逐步培养出很好的鉴别力。
        
        
        
        
三、画框架的科学性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提到,“一本书出现在你的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以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我认为,一篇文章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从笔头上做些工作亮出文章的整体架构对于理解文章内涵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不同的文体会有不同的架构,不同风格的作者也会采用不同的架构,正如书中谈到的:“可读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达到了建筑学上最完整的整体架构。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架构。”是啊,一篇好的文章也是拥有非常睿智的架构的。所以,学生在挖掘文章架构的过程中会体会到行文逻辑,明白一篇文章的各部分“大珠小珠一线穿”的浑然天成,也会体会到文章的“美”!
        如果能这样来练习阅读,那么阅读不再只是浅层次的核对答案和查单词,整个过程将会是核心素养之“思维品质”的落地,是“学习能力”的检验,是“文化意识”的有效学习!这无疑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写作文,更得心应手地解决七选五的阅读问题,更好地树立信心,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赖永学. 阅读在语文新课改及新高考中的重要性[J]. 《广东教育·职教版》2019年第05期

(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著  郝明义 朱衣 译. 如何阅读一本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69&71

普通高中 英语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17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