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晏飞
[导读] 读后续写,六个要素,三个原则,四个步骤,细节描写,阅读和写作结合
        晏飞
        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关键词:读后续写,六个要素,三个原则,四个步骤,细节描写,阅读和写作结合
        摘要:2020年在人教版英语新教材推出的背景下,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要求培养学生读后续写的能力。读后续写需要把握六个要素、三个原则、四个步骤。读后续写中增加细节描写对于提高分数很重要,需要积累细节描写的好词好句。英语教师可以将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相结合。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仿写积累,逐步突破。
        随着202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新教材的使用,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成了高中英语教师的热门话题。在新高考题型中,最新颖的题型莫过于读后续写。读后续写是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完美结合,是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完美结合,也是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工具。如何才能帮助学生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题型呢?
        读后续写要把握六个要素、三个原则。读懂所给的350个单词的故事材料。这个故事一般是记叙文。读懂文章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理解题一样,读后续写同样需要对所给文章精确理解,这样所续写部分才不至于偏离主题,就这方面而言有点类似阅读理解题中对文章后续发展的推断,比如“What would happen next?”。在读的过程中要把握住读后续写的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理清这六个要素,然后开始构思。构思的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原则:原文一致原则、正能量原则、曲折性原则。原文一致原则指续写内容要前后衔接、上下连贯、风格一致。正能量原则是指,故事内容一定要反映弘扬正能量,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犯了错误,最后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吵架了,最后一定言归于好,和睦相处。遇到困难失败了,最后一定能够成功。曲折性原则是指:故事要有反转,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的情节要有曲折起伏。
        读后续写写作过程中,考生应该遵循四个步骤。第一步,读懂大意,理清脉络。弄清故事的人物和大意,主要事件。第二步,读懂首句,构思框架。读后续写要求学生续写两段话,总字数150字。这两段话的首句都已经给出。利用所给的这两句话,结合弘扬正能量结尾的要求,思考出文章的框架。由所给的信息,包括两个段落的首句和前面的文章推断出新的信息,由Given information推断出New information,我们可以把这个通过逻辑思维、推断出故事情节的过程称为G.N.策略。第三步,增加细节,开始写作。

增加的细节可以包括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周围的环境描写。人物的心理有:喜悦、满意、惊讶、悲伤、愤怒、感动、害怕等。把表达这些不同心理的英语好词好句分门别类,让学生背诵,根据具体情况应用到作文中去,这样可以让不会动笔的学生能够变得有话可说。适当运用一些介词短语,比如to one’s delight, to one’s surprise, to one’s satisfaction。动作描写可以归纳一些动词,比如表达说话的动词: say , speak, talk, tell, chat。表达笑的动词:smile, laugh。表达哭的动词:cry, sob , weep。在已定框架范围内,依据情节发展和生活常识,推断故事中人物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说、所做、所感、所反应,增加一些小细节。第四步,修改润色、整洁誊写。审读初稿、注意语意是否衔接,前后是否连贯,事件是否符合逻辑,语言特色是否和前文一致。在修改润色之后,整齐工整地誊写在答卷上。
        教师设计读后续写的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选取课内外的英语阅读文章,设计读后续写的内容。将平常的阅读教学和读后续写结合起来。虚构性和趣味性结合,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相结合。对原文进行信息整理和归纳。所给文章的未完部分的思路和内容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对文章的结尾有不同的诠释,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比如人教版英语新教材必修一第四单Natural Disasters 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阅读文章,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介绍了唐山大地震的震前、震中、震后的情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续写的任务,让学生想象描写唐山人民在灾后重建的场面,描写唐山重建后的美好新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进行人物和环境的细节描写。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逻辑思维,又锻炼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读后续写针对普通高中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先进行对英语好词好句的仿写训练。一次训练一个专题句型,积少成多,让学生能够慢慢积累,形成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总之,读后续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设计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读后续写》 晋宁市第二中学,陈棉俊
                  《读后续写教学策略》锦州市第三中学 ,吴佳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