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区域文化的留学生文化教学 ---以湖湘文化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冷 琳
[导读] 文化学习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冷 琳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411105,湖南湘潭
        摘要:文化学习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文化教学不仅是对中国文化教学的有益补充,还能促进区域发展,实现促进留学生教育和区域形象对外传播双赢的局面。加强理论学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加深感性认识和提升教师文化素养是开展区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区域文化;来华留学生;理论学习;社会实践
Importing Local Culture in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ulture Teaching
                                  ---As an Example of Hunan Culture
                                             Leng L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angtan University, Xaingtan, Hunan
Abstract: Culture learning is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language learning. So i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 As an inseparable part, local culture teaching not only is to enrich culture teaching but contributes to region development.In this way, both the edu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local culture can get developed. We find out that enhancing local knowledge sharing in classroom , taking active part in social practice and improving the teachers’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are effective methods.
Key Words: local cultu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ory learning; social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地球村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间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频繁。我国积极主动地推行文化“走出去”战略,向世界介绍中国,以更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和中国文化。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认识中国文化。孔子学院和分布于国内各省市的留学生教育都在蓬勃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据教育部官网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留学生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习。
一、学习区域文化的必要性
        随着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众多学者如周小兵【1】、亓华【2】、王悦欣【3】、阮静【4】、李泉【5】等均认识到在留学生教育中开展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留学生教育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播。但在具体的文化教学内容设置上则多为广义的中国文化【6】,以交际知识为主,较少涉及具体的区域文化【5】。事实上,将区域文化融入留学生的文化教学内容,不仅是对文化教学的有益补充,更能促进区域发展,实现留学生教育和区域发展双赢的局面。
1.文化自身的构成要素
        文化不是抽象、孤立的个体,而是体现于人类各个发展阶段和各种不同形态的社会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各文化整体是由若干相同或不同的基本要素组成的,正是这些要素自身的差异或排列组合的不同导致了文化形式的差别。【7】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文化可分为世界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国家文化。民族和国家文化是对国家和民族特性的整体认识,是各区域文化的共性构成;而区域文化则是在整体文化观的影响下,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
        文化内涵丰富,不同的学科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人们普遍认同文化和人息息相关。“文化是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情感、愿望的反映,反过来又对人的生存、发展给予能动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即人。”【8】。各文化整体是由若干相同或不同的基本要素组成的,正是这些要素自身的差异或排列组合的不同导致了文化形式的差别。【7】
2.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促进地方发展
        根据于沛【7】,对内,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对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力量。有学者的统计数据显示,湖南省留学生教育规模增长,结构也非常好。2015年来湘留学生中学历生的比例达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47%。截至目前,湖南省共有11所孔子学院,分布在亚,非,欧,美四大洲。【9】他们对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都不可少,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和促进地方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推动地方形象的海外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是国内各区域文化的走出。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做好文化传播介绍,使留学生们充分了解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这必然会让留学生们亲身感受文化魅力,甚至自愿充当文化桥梁使者。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能在群体间形成口碑效应。促进双边交流和合作。
3.教育国际化标志
        留学生数量的多少,留学生来源的分布广泛程度是衡量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留学生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本土学习汉语,就是为了体验正宗的中国话和中国文化。中国地域辽阔,受不同地域、气候等的影响,有着丰富的特色地方文化。

留学生们来到各个具体的地域,要了解认识所在地,与当地人民的沟通交流也离不开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因此,在留学生教学中增加当地文化习俗方面的讲授,能帮助他们有效交际,而不是仅知道一些模糊的文化概念知识。将区域文化纳入留学生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满足留学生交际生活的需求,还可以带动和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播,吸引更多的留学生。这是一件对地方政府和留学生来说双赢的事情。

二、湖南的资源
        湖南因大部分区域在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又因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湘江,而简称为“湘”,自古以来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湖南三面环山,一面朝向洞庭湖。封闭的自然环境客观上促成了湖南原有本土文化的保留,如湖南湘西流传的神秘蛊术;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湖南饮食以“辣”为特点,形成了以剁椒鱼头为代表的湘菜系。省内所辖区域,地域风格独特,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1.自然资源:湖南省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幽静秀美,具有民族风情的凤凰古城,青青南山牧场,也有雄伟奇特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代表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世界遗产崀山等自然景观。
        2.人文资源:湖南人才辈出,孕育了一大批历史名人,留下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如中华民族始祖炎帝之陵、佛教圣地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伟大诗人屈原投江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和孕育湖湘文化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历史人物也多来自湖南,因而有了“无湘不成军”的说法。文化艺术界也人才济济,走出了世界级文化名人黄永玉,齐白石等。
        湖南的地域特点以及人文资源汇聚凝成独具一派的湖湘文化。虽然地理位置不占优势,气候变化无常,这些不利的外在环境帮助造就湖南人特有的百折不挠,“霸得蛮”的典型精神品格。湖南人以其特有的精神品质在发展经济,打造新湖南的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不菲的成绩。随着对科学技术的推广和高度重视,从传统的鱼米之乡,农业大省到打造现代支柱产业,湖南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涌现了一批在各行业领域起到带头作用的企业,如蓝思科技,中联重科,千金药业,紫光古汉等;湖南文化产业更是在国内独领风骚。近些年来,随着电视湘军的兴起,以湖南卫视为首的电视文化产业在国内占据龙头宝座,不仅在国内,在全球范围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来湘留学生的文化教学中适时加入这些与湖南和湖湘文化相关的内容,不仅能帮助留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将要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的陌生地方,培养其对湖南的情感,更好地适应异域生活,而且能够以此为依据对社会现象,人际交往有着更好的解读与理解。当他们学成回去以后,不仅能成为中国文化与本族文化间沟通的使者,还能促成区域文化和湖南形象的对外传播。
        
三、湖湘文化与留学生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有新的特点和表现。因此,在介绍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将与湖湘文化、湖南特色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具体的介绍。譬如湖南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涌现了大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历史文化名人。在介绍中国历史时,我们可以重点介绍这群湖南人在中国历史各个关键时刻的所作所为,感受“无湘不成军”的气魄和湖南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湖南精神。如在中国的语言文字概况中会涉及到方言和文字现状的介绍。七大方言之一的湘方言就是对湖南各地所使用语言的统称。而中国的文字不仅包括现行通用的汉字方块字,还存有三十多种少数民族使用的文字。中国最神秘的一种文字是来自湖南江永的女书,被学者们称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仅存于湖南江永县的村落。随着懂女书,使用女书人的陆续去世,目前女书濒临灭绝。这些理论知识的拓展有助于留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地了解湖南。随着对湖南认识的加深,留学生们对所在区域的情感得以加深,也能更积极主动地适应留学生活。
    2.注重社会实践
        通过文字、图片、音像进行的文化概述终究比不上实物带来的震撼力。来华留学生们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充分利用已有条件,通过实地考察感知文化的魅力,留学生对此的印象更深刻。比如参观历史名人故居和纪念馆使留学生们走近历史名人,近距离感受近现代中国历史和革命历程。参观湖南省博物馆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湖南省博物馆是人们了解湖湘文明进程、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极大提升了博物馆的档次,跻身于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围绕“湖南人”这一主题开设的“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示了“湖南人”自身创造湖南区域历史、积累湖南区域文明的过程,从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湖南人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获取生活资源、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及生活习俗和湖南人的精神气质五个方面展示湖南的历史与文化,是了解湖南地区非常全面的一个平台【10】。
        3.推动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相比起文化概况,区域文化
的内容更具体、更直观。因此,教师不仅要从整体把握文化全貌,还应熟悉所在区域的文化历史,了解其在当地生活的变迁与影响。融入区域文化的留学生文化教学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教学需求的提高也会倒逼教师积极通过参加培训、主动扩充文化知识和学习文化相关技能等形式实现自我完善和提升。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推动教师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6): 118-124.
[2]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18-125.
[3]王悦欣,张彤.对外汉语教学中地域文化的导入---以河北为例[J].河北学刊,2011(06):229-231.
[4]阮静.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的基本原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6):244-248.
[5]李泉,丁秋怀.中国文化教学与传播:当代视角与内涵[J].语言文字应用,2017(01):117-124.
[6]李泉.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03):388-398.
[7]蒋洪新,沈敏.湖南汉语国际推广现状与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01):111-115.
[8]于沛.经济全球化和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孙家正.文化如水[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10]湖南省博物馆.湖南人 三湘历史文化陈列[EB/OL] http://www.hnmuseum.com/zh-hans/content/.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汉语国际推广中融入湖湘文化的研究与实践”(XJK19CGD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