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字理教学成为班会课的一朵奇葩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杨红艺
[导读] 字理之花在班会课上竞相绽放,就像诗中“好雨知时节
        杨红艺
        广西省马山县白山镇同富小学
        内容摘要
        字理之花在班会课上竞相绽放,就像诗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放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让班会课变得奇妙无比,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孩子们在“赏花”的过程,除了大饱眼福、愉悦心情之外,还学会了很多字理知识,同时也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字理之花的种子,悄悄地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关键词  字理  明理  教育  高效
        2010年5月21日至22日,我校所有语文老师在覃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南宁运德礼堂,参加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字理教学研究中心第九届年会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那天早上,我聆听了字理研究中心理事长黄亢美老师的《字理教学讲座一》,以及周瑞宣老师的《字理知识讲座一》。记得当时,黄老师说: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忠”字,从心中声,尽心尽力,赤诚无私为忠,这是指对众人、国家的心态,如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孝”字,从老省,从子。儿子尽心侍奉老人为孝。我听得如醉如痴,听完后,心里瞬间豁然开朗了。自从90年毕业后,自己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但只知道汉字有形声、会意、指事、象形、假借和转注之分,也只知道,它们的结构分别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独体字等。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竟不知字理为何物,不了解祖国的汉字文化如此神奇,更不知道每一个汉字就是一首优美的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种负罪感油然而生。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语文老师。于是,我深深地爱上了字理,像着魔似的,一发不可收拾。
        平时,茶余饭后,只要一有时间,我拿起书来,研究字理;在办公室里,和其他老师讨论字理;和家人在一起,有时也会聊字理,跟他们分享字理的快乐;上语文课时,运用字理帮助学生理解生字、新词,以及一些重点的句子;甚至,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也用上了字理。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家中的宝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长辈们把孩子捧在手里怕他(她)碎了,把孩子含在嘴里怕他(她)化了,所以都把孩子当作菩萨一样供着,养着,从而使孩子们渐渐变得冷漠起来,也使孩子们养成了凡事以自己为中心和不会关心长辈的习惯。作为语文老师兼的班主任的我,除了教学生学会掌握知识以外,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等。但是“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我所担负的责任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让孩子们心中有老人,懂得孝敬老人。在班会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章《入则孝》。我将第一章的内容投影到白板上,带领学生读过几遍之后,让他们对照译文,理解本章意思,接着又问:文中哪句最能概括这一章的意思?然后引出“入则孝”,再进一步说明—“入则孝”就是在家里要孝顺父母的意思。古人是最讲孝道的,光从“孝”字的造字结构上就能看出古人有多孝顺了!再接着,我用课件出示了“孝”的演变过程,“孝”字,会意字。金文上面是老(像一位长发驼背的老人),下面是一个子(像一个孩子),合起来就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头顶来扶持一位老人行走,表示孝顺的意思。听了我的解释,孩子们冲着我点点头。那一刻,我在想,孩子们对“孝”字的印象及本义的理解程度已不言而喻了。最后,我趁热打铁,接着问:同学们,平时你们是怎样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的?或者打算怎样孝敬父母和老人的?孩子们思考了几分钟之后,纷纷举手发言。看到孩子们如此踊跃,我知道“孝敬”的种子已经开始扎根在他们心里了。
         然而,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就有几十种性格。几十种性格的孩子,就像几十朵美丽的花儿那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也是这个大家庭里的调和剂。为了让家里的每一个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体谅别人,宽容别人,而且团结互助。我又给孩子们准备了一节字理课——“友”会意字。


由爪、冖、心、夂四字构成,爪是手,夂是脚,冖表示包裹,心表示爱心,合起来表示手捧一颗包裹着的温暖之心走去献给他人。爱本来是很抽象、很难描写的事,但是我们的祖先却在一个字当中将爱描写得如此淋漓尽致,真令人叹止。简化为“爱”,表示手捧包裹着友谊的心献给他人。“友爱”的意思就是与他人团结、友好而且富有爱心。这节班会课,就像宋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里的春雨那样,轻轻悄悄地、无声无息地湿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让他们的心不再冷漠,让他们的心渐渐地暖和起来。当看到其他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帮忙;在学校里,当看到有人被人欺负的时候,他们也会大胆地站出来保护同学;当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他们也学会了冷静,学会了反思。
        平时,当发现班里有学生不诚实、不守信用时,我又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轻诺必寡信”、“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教孩子们读过几遍之后,我就让他们思考或者猜猜这些名言的意思,让他们对这些句子的意思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接着把这些句子的意思告诉他们,最后告诉他们这都是关于诚信的名言,进一步讲解“诚信”的字理。“诚”形声字,言表示意思,成表示读音。本义指语言真诚。“信”会意字,人、言合为信,本义是指人说话真实可靠,所谓“一诺千金”、“童叟无欺”,否则,就是“言而无信”。那么“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也就是说话要真诚,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平时,如果发现有些学生不爱学习时,我会让他们明白—只有“勤奋”起来,长大了才不会后悔;当他们做危险的游戏或做危险的事情时,我会告诉他们什么叫“安全”——古文字的“安”像一个女子安然端坐在家中之形,古人用女子静待家中操持家务,表示没有战争,没有祸害,生活过得很平安、很舒适,所以本义就是安定、安全、安逸。我们学生回到家中也要安心地在家学习或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随意离开家到渠道或河边去玩耍,或者在没有大人带领的情况下擅自去游泳,就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就不安全了。“全”字原从入(现代从人)从玉,“入”则由外到里,会意为从外到里都是玉,本义是纯玉,引申为完整、保全、完全。现在我们可以识记为人和玉(王)。就像一条项链上的每一颗珍珠都很重要,如果掉了一颗两颗,就不齐全了,就不够美观了。一个家庭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就其乐融融。如果因为不注意安全发生事故少了一个两个,那么,这个家庭就不“全”了。所以,有“安”才有“全”,不“安”也就不“全”了。这样,孩子们知道了“安全”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如何做才能安全度过每一天;当他们取得了好成绩而产生骄傲情绪时,我会告诉他们只有“谦虚”才能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字理之花在班会课上竞相绽放,就像诗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放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让班会课变得奇妙无比,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孩子们在“赏花”的过程,除了大饱眼福、愉悦心情之外,还学会了很多字理知识,同时也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当看到好打好斗的孩子慢慢变得温顺时,当看到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乖巧时,当看到那些小气的、爱计较的孩子变得大方时,当看到那些爱讲臭话、爱骂人的孩子学会了文明礼貌时,我都高兴得如获珍宝一般,因为字理之花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