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萌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 710000
摘要:“师者,传业授道解惑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身上肩负的责任似乎不尽于此了,尤其是作为一位班主任,需要让学生在知识与人格两方面健康发展,以达到教与学的双重目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杂而沉重的工作,班级管理又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伴随着社会发展,各个学校要求也逐渐提高,这更是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负担。本文以日常教学中的三个德育实例展开论述,显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德育 高中教育 班主任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这是最近在微信里看到的一段话,这段话让我思绪万千。
作为一名刚踏上讲台不足3个月的新教师来说,德育工作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在为期六年的教育理论学习生涯中,随处可见的德育。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乃至卫生打扫、纪律管理中随处可见德育。可是真正走上讲台,成为一名班主任、一名英语老师之后,又觉得德育工作很陌生。不知应在何时何地进行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具体怎么展开,而展开之后的效果又是怎么样的。这些疑问一直在我脑海挥之不去,幸运的是,身边的老师同事对我进行了指导,让我对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在的我觉得德育工作不是刻意的展开,而是抓住时机,因地制宜的对学生进行渗透似的教育。“润物无声,用心浇灌”是我对德育的认识。下面,我就将我3个月来的班主任工作中的小小德育故事与大家做一分享。
一,“言谈”鼓励,激发自信
新学期伊始时,班级里需要竞选课代表,我采取的是自愿举手的方式,我想只有孩子喜欢这门学科或者当他明白这是他的薄弱学科时,他有心才会当好这个课代表,做好老师的小帮手。当选举到语文学科时,班里一个角落里举起了手,当时我根本叫不出孩子的名字,只觉得他沉默寡言,但我选择了给他机会,期待他日后的表现。许是因为他的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让他朋友不多,日渐沉默。另外,从我的细心观察所得,他是一个极易满足的孩子,比如一次小小的表扬,他会开心良久,一次开心的活动,他会反复回味。记得有一次他向我提起他上初中时所得的荣誉时,眉飞色舞,宛若昨日之事。想到这些,我决定帮帮这个孩子,让他在班级里建立起他的“朋友圈”。
下课时,我会多留在教室几分钟,陪他聊天,目的是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引诱”他们加入到我们的谈话当中,让小孙有更多的机会和同学们相处,增进同学们的感情。果然,孩子们的“向师性”,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加入到我们的课间聊天队伍中。我们一起聊一聊最近看的电视剧,喜欢听的歌曲,慢慢的大家都熟络起来了。同学们和小孙相处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朋友的陪伴向来都是会给予人力量的,慢慢的,小孙脸上的笑容多了,性格也慢慢开朗了起来。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自信,是成功的保证。除此之外,我抓住机会时不时的表扬小孙:一次认真的值日,一次认真的书写,一次勇敢的发言,都成了表扬他的契机,这种最能提高孩子自信的做法,我当然不会错过。而语言,是滋润人心最直接的渠道,小孙从我这里获得了一次次的感官满足,他的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二,“文字”交流,走进内心
如果说语言是滋润人心最直接的渠道,那文字就是滋润人心最有效的“魔杖”。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我们的晨阳同学学习兴致不高,整天情绪有点低落,不符合孩子在这个阶段该有的活力。再通过与他的谈话后,可以说没有什么收获,孩子一直说他很好,没有什么不开心的,可我总觉得这个孩子心里藏了什么小秘密。于是,我给家长打电话了解情况。这一次的谈话,才让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晨阳在初中阶段一直就读于西安某名校,由于家长在初二年级时没有将他的学籍转到西安,他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最后还是要回临潼上学,于是,意志消沉,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弯。同时,孩子对家长有很大的怨气,埋怨家长当时的做法,让他和他的同学朋友分开。回到家后,也不与父母交流沟通,对母亲的态度不是很好。电话中,孩子的母亲几经落泪,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我想,只有打开了孩子的心结,才能够与父母同学相处愉快。在面对他不愿与人交流的情况下,我决定用文字书信的方式和他交流,也让他和他的母亲文字交流。
我选择了一张温馨的信纸,写下“亲爱的晨阳同学,你愿意和我谈谈心吗?你可以写下任何你想对我说的话,然后,放在我们班级小小信箱中,我会及时拿走的!”在接下来的一天中,我随时观察他,希望他愿意打开心扉和我交流。在一片期待中,我收到了他的回信。显然,他是经过思想斗争的,信纸明显的旧了很多,每一句话都是仔细斟酌过后写的。我很开心他给我说了他心中的所想,孩子的内心总是简单的,他觉得他的朋友都在西安,而他不在,心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失落。在回信中,我主要写了我们学校的特色教育,向他介绍这个对他来说陌生的学校,让他对学校产生好感。再向他说到,父母的陪伴对一个青少年来说的重要性。几次反反复复的回信,我感觉到孩子内心对学校以及父母的排斥心理小了许多。我抓住时机,向他提出建议,问他是否愿意尝试着以这种方式和他的母亲交流。我没有选择命令他,因为在接触中我发现他是一个有思想有自己看法的男子汉。几个星期以后,我意外的接到了他母亲的来电,她激动地告诉我晨阳给他写信,告诉他自己的想法也向母亲表示歉意。现在两个人的关系也已经得到了缓解。
三,学科渗透,更上一层楼
作为一名教学新手,我努力的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在英语阅读情感升华阶段,搜集素材,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美德在日常生活的存在。如必修一第四单元的话题为:地震,阅读训练结束后,我会播放地震中救人英雄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平凡人的不平凡。最后升华出“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斗争的精神。在日常的作业批改中,我会选择性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对于写的好的作业会写上这样的批语 “beautiful work”,“you’ve done a good job”。学生进步了我会说“you are making progress”, “you can do better than you did before”。对学困生的鼓励“super! Try to be better next time”, “now you are flying”。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评语,虽然这是一件工作量很大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这很有意义。老师简单的一句话,学生就会反复的咀嚼,揣摩其中之意,对其进步会有很大的意义。现在人们常说“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表扬的言辞我不会对任何一个孩子吝啬,希望他们在鼓励中更上一层楼!
在德育中,我感到老师对学生要有耐心,爱心,恒心。作为一名班主任,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在无形的影响着学生,有的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铸造者。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希望我能够坚持用“三心”去呼唤学生,能够在他们漫长的成长之路上助他们一臂之力,在德育工作中真正做到“润物无声,用心浇灌”。
参考文献:
1.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 王乐芳,徐西伟. 中国校外教育. 2018(11)
2. 现阶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实施的难点及对策[J]. 董珊均.中国校外教育.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