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全科教师未来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陈世新 汪雨婷 李萍萍 徐渟茹
[导读] 教育部于2014年12月颁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陈世新  汪雨婷 李萍萍 徐渟茹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重庆北碚   400700
        摘要:教育部于2014年12月颁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针对乡村小学教育发展提出“重点探寻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面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本文就对卓越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政策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全科教师  培养政策  意义
        身为一名小学全科专业的师范生,了解小学全科教师的相关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基础,具有一定的启蒙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等特点,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改革。教育改革重点涉及对象就包括小学教师,为此提出了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师范生(以下简称全科师范生)的概念,力求寻找到最适合我国小学教育的教师培养政策。
一、小学全科教师的概念和产生的背景
1、概念
        小学全科教师与其他的小学教师的区别在于“全”字,“全”是个关键词,它赋予了全科教师不同的意义。《中华人民教师法》第三条规定了小学教师的身份就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田振华认为小学全科教师内涵“是指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 独立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钟秉林指出全科教师的培养适应各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潮流,“结合我国的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各个政策说明,“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着眼于农村,着眼于卓越教师的培养,着眼于多科教师的培养。
2、产生的背景
        小学全科教师是近几年提出来的概念,但实际上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等师范学校培养教师中就已有小学全科教师雏形。随着时代地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也逐步加大,为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解决乡村学校缺老师、一人教多门学科的问题,提出了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方法培养小学全科教师,面向参加当年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为乡村小学输送一批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二、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政策
1、前期阶段
        20世纪 80年代,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规程》、《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关于办好中等师范学校的意见》等文件对中等师范学校的办学、管理和教学进行了规范,开始大量培养专科学历层次的小学教师
2、酝酿阶段
        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行)》,对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出了要求,明确表示:了解小学的培养目标,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该《标准》也提及了“学科整合”、“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等。虽然该《标准》没有明确提出“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但是也朝着这方面在发展。
3、启动阶段
        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五部在2012年9月20日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补充“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教师;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双语教师、音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意在通过定向培养全科教师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短缺和学科结构失衡等问题。该《意见》明确提出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问题,但是这里的“小学全科教师”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全科教师”,它侧重培养音、体、美教师,意在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试行阶段
        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启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 “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这一文件强调要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在小学阶段重点探索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能胜任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该《意见》中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做出了要求,但是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具体明确地培养目标。
5、提升阶段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面向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重点探索借鉴国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继承我国养成教育传统的培养模式。

此《意见》提出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但也是“重点探索借鉴”,并未谈及我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具体内容。
三、小学全科教师的意义
1.农村自然小班化与全科教师的共赢选择
        受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教育发展等的影响,农村人口、学生数量、教师队伍相应地减少,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得到更好地教育,于是就把孩子送往城镇就学,结果就造成了乡村学校数量、就学人数减少,自然而然地农村小学就变成了小班教学。所以,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最佳选择。所以,全科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双赢办法,既解决了乡村小学的教育问题,又提升了教师队伍,适应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2.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积淀
        国外有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的发达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培养全科型教师,并认为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国外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从国外教师的发展历程来看,一般都经历由低学历向高学历的转换,由一开始的中师逐渐变成现在的独立师范院校,大多都已达到大学本科水平。这些国外师范院校培养小学教师的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而在我国,广西、上海、湖南、重庆等地区也已经退出许多关于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相关政策、文件,可以看出我国对全科教师的重视,我国对全科小学教师的培养已经有了很多探索,这些探索与实践中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吸收的地方。
四、思考与认识
1、激发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学习动力
        因为给予全科师范生免费教育、生活补助、提供就业等优惠政策,吸引了许多学生的青睐。从目前的招生政策来看,招收的学生满足招生分数线、体检结果达标即可,但对象是否能适应未来全科教学素养、能否胜任小学全科教师工作、能否学会学校的一系列课程,尤其是对音乐、美术、舞蹈等需要长期养成学习的学科进行选择等问题无法预估。而且,“定向培养”作为一种在招生时就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保证了学生毕业有工作,学生就业有了保障,学生没有竞争的意识,再加上学习的内容又繁多,缺乏淘汰机制,导致部分全科生有了“学习期间不愁吃住,毕业不愁找工作”的想法,所以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就大大减退,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在校学习知识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固,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这一现象虽然不普遍,但要警惕。因而,在校期间,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达到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
2、加强国家扶持力度,避免全科教师培养政策目标的失真
        我国实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政策是为了解决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想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就目前而言,我国对全科小学教师培养制度制定得不够完善,没有明确的培养方案。而且,现在很多年轻教师觉得农村条件不够便利,待遇不好,所以不愿意到农村小学任教。因此,有的学生在毕业就业时就会动摇,甚至打算毁约。而我国对全科教师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借鉴国外的理论再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摸索,还是一名学习者。所以,针对小学全科教师的一系列问题很需要国家的扶持,国家应当加大这方面的扶持力度,落实全科教师的岗位编制和工资待遇,让农村小学留得住人才。
3、加强诚信教育和惩戒力度,没减少违约现象
        全科师范生免费定向政策,对于促进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招生的时候,许多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和相应的优惠政策报考了这个专业,当面临更好的就业机会时,部分学生会动摇,从而毁约。由此看来,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主要出于经济、就业等现实情况的考虑,把报考全科教育专业作为读书就业的权宜之计,而非完全出于对农村教育的热爱和对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社会责任意识,全科师范生对将来定向就业农村小学的信念并不坚定。因此,为了减少违约现象,在进行招生的时候加大考核力度,让其明白在获得更大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勇于担当自己的选择、兑现自己的承诺。其次,可以加大违约惩戒力度,减少因为条件等可克服的因素而违约的情况。
五、结语
        小学全科教师是根据我国农村教育现状提出来的教师培养政策,由于我国对此项政策的起步较晚,目前处于探索借鉴阶段,在政策上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国家加强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明确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落实全科教师的岗位编制和工资待遇等问题,为全科教师投身农村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六、参考文献
[1]汤广全.“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多维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
[2]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09-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Z]. 2014 - 08 - 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 2018 - 09 - 17.
[5]张虹.全科小学教师培养的地方经验及其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0):46-52+68.
[6]田振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5(04):83-85.
[8]钟秉林.积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 2016(8):卷首语.
[9]蒲淑萍.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调查研究[J].基础教育,2015,12(03):98-104.
[10] 陶青,卢俊勇.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