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罗海红
[导读]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学生所需具备的能力也越来越多
        罗海红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学生所需具备的能力也越来越多。作为正处于发展社会中的学生应积极优先发展自身的信息素养。所以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情况注重及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此,首先:教师应从丰富的资料中查找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其次:教师也应随社会的变化及时改变教学方法讲述信息知识;最后:教师也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
        引言: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是体现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较好的核心素养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对信息价值进行判断和适当的处理,同时这也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思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大价值。为此,此文就是结合下面几个观点讲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丰富课堂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根据客观存在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能动的反应力,同时信息意识也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条件。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对其周围所感兴趣的事或物有着较高的信息敏感力、分析力以及判断力。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教学,将其特点运用到课堂之中。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来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更积极配合教师并对其信息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对信息意识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述“搜集多媒体素材”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信息意识,教师应运用丰富课堂资料并结合课程内容,逐步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并非遥不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首先: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像学生展示不同的素材作品,并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其多媒体中素材的构成,此时学生将慢慢意识到多媒体中的素材源于日常生活中人们见到的图片。与此同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提高信息意识水平,需像学生展示课程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并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所需内容的查找和下载相关的资料,从而学生会在查找过程中发现多媒体素材并非遥不可及。同时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料,也高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活用高效教法,教授学生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的有效掌握作为学生进行信息知识学习和创新的基础,也是信息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信息知识的重要阵地,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对学生信息知识的掌握尤其重要。而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采用的手段。教师作为教授学生信息知识的重要引导者,对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和应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当通过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掌握信息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形状补间动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知识,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进行了灵活运用。

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普通应用方式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并未首先为学生发布课堂学习任务,而是通过向学生展示图形渐变、图片渐变、文字渐变的成品案例,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然后,教师才为学生公布了课堂学习任务。学生有了对本课知识的兴趣,同时对本课知识的学习目标有了直观的认识,所以进行了高效的课堂学习,有效掌握了本课知识,促进了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同时教师的教学高效性也得到了保证。
        三、布置实际任务,锻炼计算思维
        所谓计算思维,就是指在使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信息活动中利用计算机来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及合理组织数据等,也可以提高学生通过获取、分析、综合各种信息资源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但是,计算思维必定要通过信息活动逐步培养起来,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用实际任务来驱动学生认真、积极投入信息活动中。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对信息技术的熟悉感,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例如,在学习Excel的基础知识之后,为了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笔者便让学生利用Excel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利用数字资源,优化学习形式
        数字化教学是现阶段主要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可以对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行高效的管理,进而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期间,应积极运用数字化模式进行教学,同时也需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数字化资源和工具对所需资料进行学习和整理,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带来的优势,也培养了学生在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增加,进而提升了学习效率以及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微课视频、多媒体等数字化模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和鼓励学生运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来共享信息,利用Word、写字板等文字工具;并引导学生通过画板、Excel等数字化工具完成创作、资料整理以及学习。其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路,方法和渠道,也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了数字化的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以及学习工具的使用和功能,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可以高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结合全篇文章可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想更好的完成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需根据学生自身的真实情况来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需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课程期间,由于初中学生处于贪玩爱动,很难自主进行学习的阶段,所以教师应丰富课堂内容,运用丰富的资料来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此同时,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增加。此外,教师也需将学生的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天梅.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018(006):14-16.
        [2]项婷.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03(004):222-223.
        [3]杨艳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析[J].中小学电教:下,2019,000(009):P.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