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本科艺术院校平面设计课程的群建设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1梁雨荷 2刘馨 3秦艳春 3聂泰宇
[导读] 本科高校的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课程改革工程的热点之一
        1梁雨荷  2刘馨  3秦艳春  3聂泰宇
        1、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省北海市  536000
        2、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省北海市  536000
        3、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省北海市  536000
        3、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省北海市  536000
        关键词:课程群 平面设计 人才培养
        摘要:本科高校的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课程改革工程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我校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学建设为背景,浅要分析了平面设计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本科艺术院校的平面设计课程群建设需要依托高校教育资源背景与师资力量才能打造成为地方特色优势学科,成为推动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和增加人才就业竞争力的突破口。
        近年来由于教育模式不断的探索创新,本科教学模式也发生着改变,学科课程群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应用技术型艺术设计类本科高校中的平面设计专业,应当积极探索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围绕以平面设计为中心的课程群建设与探索。
        一、本科艺术院校平面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作为一种顺应课程改革趋势的教学建设模式,课程群建设将高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转化为第一课堂知识传授,是具有方向性和创新性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能够牵头对高校特色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能够打造新的特色课程群,突破传统单一学科模式,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挖掘行业竞争优势。
        平面设计又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其用途包含了出版物、广告、产品包装和标识在内的多种创造性作品,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和电商媒体的崛起对传统的二维空间平面图形创作设计提出了挑战,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则需要在创意表达、专业基础、设计能力、文案创作、印刷技术、产品开发和软件应用方面进行着重培养。以我校的导视设计为例,导视设计最终方案的敲定需要融合信息系统、图形系统和材料与工艺进行创作,其中前置课程信息设计可为学生提供信息采集归纳的概念与应用,标识设计则学会将大量信息提示转换为图形符号,字体设计为统一导视系统设计提供基础,但导视设计还应结合建筑结构和室内装饰进行思考,学生也应对相关建筑基本常识与建筑材料由一定的了解,在导视牌实物成品中需要考虑综合材料的应用。简言之,围绕平面设计进行课程群建设,一是出于整合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优势学科形提高课程品牌竞争力;二是培养应用技术型综合人才,提高大学生整体学科素质,增加行业竞争力;三是高校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的现实需求,平面设计课程群建设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孵化,使区域经济产业与高校学科建设实现共赢。
        二、平面设计课程群建设内容
        以本校为例,针对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专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水准、较强的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能够在相关产业领域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策划、制作、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视觉传达设计系专业需要围绕以平面设计基础课程为核心课程构建多层次的知识体系,共同规划关联紧密的课程对象,针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前置和后置群建设关系梳理,按照基础、设计与应用关系进行分类。
        1、专业基础课程群
        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包含了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与装饰,是平面设计基础中的造型基础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绘画的造型能力,培养写实绘画所必须的素描、速写、色彩写生功底和默画技能,在这一阶段学生除了接受相关理论知识以外,本校都会安排专门教学周进行户外风景写生实训,在理论结合实践中培养新生对于平面设计专业的基本素养,熟练掌握最基本的造型能力、表达能力与审美能力。

在奠定造型基础后,专业基础后置课程又有图形创意、插画设计、字体设计与版式设计,开始着重训练图形文字与色彩三大平面构成要素,将前期夯实的造型能力平稳过渡到实操中来,培养较强的图形语言、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表达能力,掌握造型艺术化和视觉化技能,提高设计表现能力和造型创意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设计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群
        平面设计核心课程包含了标志设计、信息图表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帮助学生进行设计创意能力训练,通过前期基础理论知识铺垫后进入了专业知识的训练,同时开设软件培训选修课程来辅助学生掌握软件应用能力,并鼓励学生选修不同的设计软件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专业核心课程是对平面设计三大要素的进阶训练,学生由造型语言的训练过渡到了图形创意、表现能力、软件应用和设计创新的培养,这一阶段的课程群主要目是学生巩固并发展基本的设计能力,学会利用设计思维对待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元素,具备基本的创意完成度;二是能利用相应设计工具提高设计表达能力和视觉传达能力,并且学会归纳整合文字信息,为后续课程中的设计传播与运营打下基础;三是通过每门课程中的实训作业参加大量的竞赛与项目,获得丰富实训经验与成就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投入竞赛中检验学习成果。
        3、专业应用课程群
        专业应用课程主要是将前期的教学成果投入到企业实训中来,目的是为今后学生进入市场进行实操奠定基础,同时也与设计前沿进行接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思维,将前置课程所学内容在品牌企业视觉设计中进行充分发挥,丰富履历增加市场竞争力。因此专业应用课程包含了导视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品牌设计与VI、界面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与绘本创作,方便学生了解市场就业方向与竞争动向。其中品牌设计课程具有综合性与整体性,是学生课程集群学习成果的再现,本校品牌设计课程中的教学成果通常会以短期展览的形式进行考查,不仅检验了学生对于企业品牌传播与塑造的科学理念,还学以致用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用视觉图形图像诠释企业理念和行为,灵活掌控视觉传达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体现技术应用型学科的特点和优势。
        三、小结
        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目的在于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以专业素养为导向,以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延展组合新的课程群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学生需要先在三大构成等专业基础课程中掌握图形、色彩和空间立体的基本原理才能在字体设计、插画设计和版式设计中进一步培养平面设计元素的创造能力。字体、和版式课程又相继为后置课程奠基,平面设计课程中字体和版式课程是延续性的,只有持续更新学生对于不同载体与环境中的字体与版式设计的知识,学生才能在后置课程中发挥创造力。在平面设计学科群的建设中,教师需要围绕学科的功能定位,完善课程的横向组合和纵向衔接,采用整体推进的形式,充分发挥课程的集群效应。通过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应用课程的课程体系,能构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重心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平面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能完善图形构成基础、立体空间构成、设计创意、信息图表设计、软件应用、印刷品设计、商业设计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专业实施所需要的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规律、基本过程和操作要领,密切关注中外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方向,达到增加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云洋,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二级学院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3):136-140.
        「2」梁传杰,论学科群的组织形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02).
        「3」李永久,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路径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4-139.
        「4」林怀宇,论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J」.东南传播,2011,88(12):115-116.
        「5」凌永明,王焰新,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4):104-106.
        「6」王元良,浅议学科群建设「J」.高等理科研究,1995(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