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云
福建省福清市玉屏中心小学 350300
摘要: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比较差,阅读对于他们来讲是复杂的、枯燥的,导致很多学生对于阅读存在一定的抵触与厌学心理,同时,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与考试文化的影响,过度关注课本内的阅读知识,导致学生接触到的阅读素材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阅读积极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不只要重视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阅读习惯等,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够加深对所阅读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之后的语文学习、语文知识阅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教师需要注重课外阅读知识的引入,多多开展一些趣味化、多元化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
很多小学生缺乏参与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与自信心,习惯于把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内,导致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比较窄,因此,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能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阅读知识体系。比如,在讲解《大地的话》这篇文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章中的主题思想,同时,还可以举办诗词朗诵大会,让学生来感受大地母亲的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展开续写阅读活动,多多引入一些优秀的课外诗歌体裁,从中总结写作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化学习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外阅读素材,比如,可以引入一些生活经验素材、国情教育素材、人文地理素材、名人传记素材、科普读物素材等,让学生在初级语文学习阶段,就拥有一定的阅读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综合素养。
二、设定多元化的课外阅读分享平台
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理比较强,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设定多元化的课外阅读分享平台,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来设定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快乐与趣味性。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由量转化为质,追求阅读的质量、精细化,同时,也要保证课外阅读的创新性与广泛性,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内涵,自主、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言论,学生之间相互借鉴与学习。比如,在讲解了《穷人》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比如,《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并且组织相应的班级课外阅读交流会,比如,设定故事会、文章欣赏会、课外阅读报告会等,同时,也可以开展手抄报比赛、好词好句分享活动、读书笔记感悟会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发言、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还能够让学生形成勇于分享自我知识、表达自我的品质,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除此之外,在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肯定与表扬学生,评价时不要只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可以融入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感悟能力、词句积累能力等,这些都是学生阅读中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
三、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小学生相较于成年人来讲,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够透彻,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分享,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育活动中,首先,教师要学会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课外阅读素材,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阅读中去,从中有所体会与感悟,学到更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把积累到的好词好句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去。比如,对于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可以多多推荐一些寓言故事、儿歌故事、童话故事等课外阅读素材,而对于中、高学段的学生来讲,可以多多推荐一些成语故事、名著故事等。同时,教师要多多接收来自于学生的意见,以此来调整课外阅读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课外阅读进度。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积累句子、做笔记,把一些经典、优秀的句子单独列出来,通过反复阅读与斟酌,陶冶学生的阅读情操。除此之外,教师要借助于课外读物来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阅读了《三毛流浪记》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探究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学习主人公不怕苦难的品质与精神,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定课外阅读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与自信心,从中真正有所收获与学习,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克伟.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 学周刊,2018(13):131-132.
[2]陈春莲.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应用探讨[J]. 学周刊,2019(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