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精细化”指导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3期   作者:强巴益西
[导读] 语文教学内容往往具备多样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阻碍,
        强巴益西
        (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中学,西藏 日喀则,858300)

        摘要: 语文教学内容往往具备多样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阻碍,倘若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势必会影响其学习自信心,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指导对策,目的是为了通过精细化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为其未来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精细化” ,指导策略

一、引言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据相关数据显示,很多学生对阅读并不感兴趣,就无异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身语文知识点就比较抽象化,倘若仍旧使用“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授课,均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所以新课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提升中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应采取精细化教学指导策略,以便于让阅读教学变得生动而有趣,进而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 一) 阅读教学方式落后
        致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有 很多,其中阅读教学方式落后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致使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 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仍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并没 有认识到创新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所以仍旧使用较为 单一的模式讲解知识点,但是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很 难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本身此阶段的学生对阅读 就不感兴趣,再加上,阅读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无异于 削弱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落后的阅读方法也容易 让学生走入误区,且禁锢他们的思维,这都将影响教 学水平质量的提高,更不要讲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了,可以说对其未来成长与发展均具有阻碍性。
( 二) 学生个体差异被忽视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是存在差异的,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应当尊重个体差异,但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看并不高,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个体,并没有结合他们的实际特点和学习能力来授课,使得学生综合技能难以得到提升,甚至忽视对学习能力较弱人员的培养,使他们问题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只会拉低教学时效性。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也没有及时处理学生所提出的课堂疑问,自身总是主宰着课堂,没有与之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使其课堂主体地位被削弱,这也是教师所面临的较大问题,应当及时采取科学对策来改变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整体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 三) 阅读教学脱离生活
        阅读教学脱离实际生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问题,而生活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说与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中学教师教学时应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提高他们的整体阅读水平。然而现实状况是,进行阅读教学中所选择的内容往往脱离实际生活,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混乱状态,同时也没有引导他们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这样同样会拉低他们的阅读水平,再加上自身的阅读教学过于理论化和书面化,都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而生活又是最好的教育,应当予以高度重视,这样才可以提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精细化”指导策略
( 一) 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需求,一 定程度只会削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够积极踊跃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就加大了教师的授课压力。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 的要求,日常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 方式,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够满足学 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对提高其创造力想象力均具有 较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在阅读相关文章时,教师可 以进行个性化阅读或者是多角度阅读,这些多样的教 学形式都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以起到开阔 眼界、增长见识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提高 阅读能力,进而通过阅读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及 实现提高语文文化素养的目的。其次,还应创新语言鉴赏,就是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文本经典片段进行鉴赏,所谓“精细化”指导就是让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 不断丰富其思想情感、提高鉴赏能力。例如,在阅读
        《风筝》一文时,可以通过多角度阅读,或者是多方法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其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主旨,了解文章是以白描写景,将写人、叙事相结合,从侧面渗透着一种深沉的理性精神,也流露出作者那种淡淡的思乡之情,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披露和批判,最终,通过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阅读水平。
( 二) 尊重学生地位和个体差异
        语文是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更是学生必 修的学科,但是由于阅读知识点的抽象化和复杂化, 部分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热情并不高,这样是很难 提高教学水平的,因此,教师应当采取“精细化”指导 策略来提高课堂参与度,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教学策略,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地位及个体差异,认识到他们 才是课堂活动的中心人物,自身只是辅助他们进行阅 读的角色,而非主宰者,只有将其地位突出来才能够 发挥他们的真正实力。同时每一个学生对文章的理 解也存在差异,就更加需要采取因材施教模式来展开 教育指导,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有效提升 整体阅读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要尊重学生 的想法,对于他们所提出的疑问应及时预处理,并站 在他们的立场来展开阅读教育,进而大幅度提升其语 文素养和课堂水平。
( 三) 将阅读与生活相互关联
        适当的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眼界,还可以提高 阅读能力,本身阅读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内容,通 过阅读能够初步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好地感知文 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以往阅读教学水平知识也 不高,原因是由于教师没有将阅读教学与生活相关联,使得阅读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 这并不能够让他们清晰地感知文章思想,所以要想改 变教学现状,必须要将阅读教学与生活相互关联,并 采取“精细化”指导策略加强阅读指导。首先,教师 应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适当地前提下, 可以带领他们来到户外感受生活,因为生活便是教育,只有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才能 够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当然,也可 以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并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 观念。其次,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现实, 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深入了解事物的内在,进一步更好 地进行后续语文教学。例如,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时,教师应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来提高学生的
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通过阅读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鲁迅先生主要以白描手法,并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最后,让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具备人性化和生活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阅读也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就目前学生综合阅读水平看普遍偏低,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应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且尊重学生地位和个体差异,同时也要将阅读与生活相关联,以及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只有从这几方面展开精细化指导,才能够使阅读教学变的有趣味性且充满人性化,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最终,发挥精细化指导的价值且获得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国英.从引领到“自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解析[J].参花(下),2020(03):85.
[2]李治英.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2019(04):46.
[3]高娜.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D].辽宁师范大学,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