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米琼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普古乡塘边小学 553522
摘要:一直以来,分层教学模式都是学校工作主要的抓手点,它是根据学生特点,集中解决学生教育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会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尽管有很多老师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方法都存在治标不治本的诟病,很难全面推广。本文主要分析浅议群文阅读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群文阅读;选择;分层教学;积极作用
引言
导致小学阶段出现很多学困生和后进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缺乏一些错误的选择。如果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精心策划一些有关于兴趣、内容、方法、重点问题等方面的选择,在课堂中供小学生去选择的话,那对于各层次的小学生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事情。必然也会进而肯定也会对大班额分层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就是由对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到对一系列的文章进行阅读,这里的群和一是相反的,文并不是指代教材,其包括教材中的文章,还包括一些课外的其他文章。而群文就是将一系列类似的文章联系到一起,从而能够让学生对其进行阅读。群文阅读就是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对多篇文章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进而有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对语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进入社会必须的品格和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从而让学生形成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和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语言以及审美得到较大程度地提升,除此之外,其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以及文化能力得到较大程度地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现状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是不太理想的,因为整体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教师理想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因为处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自我的性格、心理特征都还没有全面完善,同时自我的有限认知水平,局限了整体的理解能力。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认定每一个学生的自我能力会有程度性差异,比如部分的学生有强大的阅读兴趣,其思考、逻辑、理解能力等都会比其他的学生强,因此这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会更强。而针对其语文阅读兴趣不强烈的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自我表现就很差,严重的还会对于阅读学习产生强烈的厌恶心理,其后果就是自我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就会降低。或者部分的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不能深入阅读课堂中,对阅读内容有很大的疑惑点,都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进度,而且学生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的概率会变得越来越低。长此以往,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就会程度性地降低。
三、群文阅读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促进
(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片段,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很有道理。如果学生对阅读内容没有兴趣,阅读能力怎么可能会提升。相信每位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班上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有很多并不是因为不够聪明所致。相反,我们甚至会发现有很多后进生是特别聪明的。每当这时,总有人会不假思索地说,“聪明的孩子变成后进生是因为习惯不好。”对此说法,我并不否认。的确,我们身边有很多因为习惯不良而导致学习后进的例子。但是,通过和部分后进生的深入交流,我发现,导致他们后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习惯等方面的因素以外,对有些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也是导致他们后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虽说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但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那些曾经目光涣散的同学重拾对学习的信心。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很多同学不仅在阅读文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还开始勇敢地举手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甚至谈自己的感受。是的,群文阅读活动的确有助于分层教学的深入开展,至少在提供给各层次孩子们更多的选项后,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因为,终有一种选择会让他们兴趣大增。
(二)学生凭据自己的认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重点,努力发掘学生自身潜能
几乎每节课,教师都会根据学生实际,拟定一些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以便帮助学生采用一些不错的方法去解决。无疑,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实用的,但尽管教师认真地去落实了这些事,最终的效果往往可能也会大打折扣。因为这几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那就是教师在设计重难点问题时依然是面对大多数同学。所以,这对于分层教学中需要重点照顾的对象来说,依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况。群文阅读模式的出现,也是很有优势的。尤其当学生处于这种模式时,可以凭据自己的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重点的做法,对于学生潜能的发掘是非常有帮助作用的。可以这么说,这种类似于对症下药的做法,对每一名同学都是适用的。正所谓因材施教,说明教学的过程最主要凭借的是一个个不同学习基础的个体,这种凭据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当教师按照群文阅读的要求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交还给学生时,他们在拥有了更多独立自主支配的时间后,完全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去把握自己的学习重点,进而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
(三)鼓励孩子进行适合自己的阅读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看到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讨论读书的想法,及时开读书交流会,使孩子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高对读书的兴趣度,使读书成为一种伴学生成长的习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个性化的读书思维和想法思路,不应该盲目地追随别人的思路,不利于自己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养成一个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在阅读中,教师不应该用统一的思路和模式来教学,应该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和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和对读书的理解程度,才能够根据学生设立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制定更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教学方案。教师在教会孩子阅读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学会交流分享经验,让孩子们有更加丰富的思路和读书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读书理解阅读能力。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营造更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更应该学会倾听和给孩子们提出合理的意见,让孩子们可以在更加欢乐的课堂氛围中不断进步。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根据学生的想法和阅读的思维,进行专业化的指导,挖掘每一个孩子的优势和潜力,引导孩子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向和兴趣特长。部编版小学高年级的一篇文章中《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多关于西沙群岛山崖、峡谷、海水等的图片,提高学生对于西沙群岛的喜爱程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和积极性,让孩子们体验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给学生形、声、色的直观感受,或出示相关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结束语
群文阅读通过多少文章来表达同一个主题,重视学生通过自己之前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的是对知识的不断积累,因而,学生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文章的过程中,反而学习的兴趣也更浓厚。所以,积极参与到群文阅读过程中,实际上对于帮助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分层教学过程取得一定效果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立,周全梅.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构建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5):131.
[2]赵彩.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
[3]标艳.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模式的策略[J].学周刊,2019(8):122.
[4]王杰.小学语文寓言类选文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8.
[5]卢晓.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