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丽君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 245221
摘要:幼儿专注力是幼儿学习品质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阅读活动中幼儿专注力特点:幼儿专注力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强,女孩专注力水平显著高于男孩,集体阅读活动幼儿专注力水平显著更高。并根据幼儿专注力特点提出了提升幼儿专注力的策略:深化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对专注力价值的认识,在阅读中实现家园共育;创设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阅读规则。
关键词:阅读活动;专注力;专注力特点
一、阅读活动中幼儿专注力特点分析
(一)幼儿专注力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强
1.幼儿的逻辑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
学龄前幼儿思想仍然被特定的形象思维支配着,从五岁开始逐渐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进行概念分析和逻辑分析。在阅读活动中,小班幼儿对于绘本更多的是快速浏览翻阅,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更换书的频次较多,小班幼儿在阅读中难以对于一本书进行持续性的思考,而很多大班幼儿能够对一本书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年龄较大的幼儿正在关注的专注行为的数量也显着高于较年幼的幼儿。
小班的幼儿更倾向于阅读色彩饱满,情节对话简单的绘本,其思维方式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思考能力不及中班与大班的幼儿,其专注力水平也就低于中大班幼儿。而大班的幼儿,其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开始发展能够全神贯注地在阅读中思考,其专注力水平也就越高。
2.幼儿的外部语言内化水平随年龄增长不断提升
维果斯基认为,幼儿的偶然语言是一种社会化语言,属于幼儿社会化。 我们认为这种形式是一种从幼儿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的形式。 将外部语言转换为内部语言是语言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质变,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伴随语言会越来越多。
幼儿随着年龄增长,不同阅读活动的思考中,会频繁出现伴随语言这种行为,从而实现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通过研究者的观察记录也可以说明:笑笑(中班)正在阅读一本有趣的绘本,他看着大灰狼走进猪的小村镇,说:“啊呀,你看这个笨老狼钻进了圈套了吧,哈哈哈这个小镇没有锁门。”又翻了一页,他说:“这里也没有小猪,这里也没有小猪。”就这样边说边看,笑笑愉快地读完了整本书。研究者发现,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都伴随着许多语言。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用阅读时伴随的语言来调整自己,并通过理解和语言来专注于正在进行阅读活动,通过消除与伴随语言无关的干扰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二)女孩专注力水平显著高于男孩
集体阅读活动中女孩的抗干扰能力较男孩发展得更好,注意分散行为较男孩少,此研究结果与杨丽珠,宋辉等人的“3-5岁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幼儿受到激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而当幼儿遇到阅读障碍时,幼儿对行为的调节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好。
研究者认为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儿童行为一方面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男性和女性染色体之间的差异导致不同性别的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 男孩的行为倾向是男孩因行为而分心的行为。 分心从自己的阅读,专注于其他的事情,抗干扰能力比女孩弱。 另一方面,儿童早期大脑(主要控制冲动的大脑区域)的前额叶发育比女孩慢,自我控制活动少于女孩,遇到障碍时可能会很容易分心。 因此,在阅读活动中,男孩注意力集中于女孩而不是女孩,并且表现得很分散。
(三)集体阅读活动幼儿专注力水平显著更高
1.集体阅读活动中良好环境秩序帮助幼儿排除干扰
幼儿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幼儿围绕着统一主题进行阅读,就越强调阅读环境的秩序,如果良好的集体阅读秩序被打乱,那么阅读活动就会出现更多注意分散的行为,甚至无法进行下去。自主阅读活动中,幼儿往往会在阅读的时候伴随着语言或者进行其他活动,其环境秩序相较于集体阅读环境,会存在着更多的干扰因素,而幼儿在秩序良好的集体阅读活动中更容易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这一原因与研究者对中班教师的访谈所得出的结果一致:“当然是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小朋友的专注力更好啦,小朋友都知道规则,所以上课的时候也会好好听课,专注力也就很好了。在读书角看书就不是这样了,有小朋友讲话或者走动,很容易影响别人。”
2.集体阅读活动中的交流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
语言有三种基本功能:概括,规则和沟通。首先,儿童阅读水平提高,其认知的发展和语言的交流更加易于进行。儿童使用“出声思维”来指导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常见的阅读主题为孩子提供沟通的机会。幼儿的语言互相交流,老师可以顺利阅读,让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由于幼儿的注意力仍处于发展时期,对自主能力分配的关注较差,往往被忽视,在自学阅读活动中,儿童常常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停止阅读活动。投身于另一项活动之中,要通过老师或伙伴的提醒,才可以继续阅读。在小组活动中,幼儿和老师会进行即时沟通,如果孩子分心,会很快被同伴或老师提醒,这种交流能够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
二、阅读活动中提升幼儿专注力的策略
1.深化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对专注力价值的认识,在阅读中实现家园共育
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对幼儿进行的有效指导建立在他们对幼儿深入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幼儿阅读过程中的留心观察,可以了解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关注、伴随语言等不同表现。家长和教师应该考虑到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以及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在进行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幼儿能在家长及幼教工作者的引导与鼓励之下,积极主动地阅读书籍,在这种家园配合下,幼儿可以表现出更高的专注水平,比如幼儿在家中的也和父母共同阅读绘本,鼓励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积极专注行为,从而使幼儿专注力水平得到质的提高。
2.创设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
首先,应该创设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幼儿园环境设置中的图书摆放应该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比如,适合大班幼儿的图书,可以放置书架高层的位置,适合小班阅读的图书,可以适当放在较低的位置。图书的摆放应当整齐有序,为幼儿的阅读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秩序。
其次,要减少阅读区无关刺激的干扰。学前期的幼儿虽然有意注意已经开始萌芽,但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抗干扰能力也很差,在阅读活动中,容易被无关刺激吸引,这些无关的刺激都会引起幼儿的注意分散,从而干扰幼儿正常的阅读活动。幼儿园应当创设安静、简洁的阅读环境,阅读角要远离游戏区,尽量避免幼儿园附近的噪音干扰等。
3.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阅读规则
由于学前期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以自我的身体与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所以有些幼儿并不知道自己一些注意分散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让幼儿判断和讨论,阅读角哪些行为可取,哪些不可取,进而制定出相应的阅读规则。如果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充分尊重,他会主动去遵守阅读规则,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注意幼儿的参与性,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责任感,使得他们在阅读活动更易于了解并遵守规则。图2列举了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的阅读活动规则以提高专注力的活动。
图2 幼儿阅读活动中常用的规则举例
专注力是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内容,了解阅读活动中幼儿专注力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对其专注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家园共育,创设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与幼儿共同制定阅读规则能够有效帮助幼儿专注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7,180-181.
[2] 杨丽珠.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233‐234.
[3] 朱娜珍.幼儿教师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前的准备[J]. 学前教育研究.2011(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