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游戏指导策略的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3期   作者: 纪明琳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纪明琳
        青岛市市北区瑞安幼儿园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幼儿园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理念下,人们给予了幼儿园教学质量充分地关注。音乐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化音乐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幼儿园音乐游戏指导策略。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指导策略
    活泼好动、喜热闹是幼儿常见的身心特点。而音乐游戏活动则刚好与幼儿的身心特点相融合。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教师的综合素养各有不同,导致最终的应用成效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以下内容分析了幼儿园音乐游戏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音乐游戏的重要性
        首先,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在组织音乐活动前,教师会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等,选择适宜的音乐活动,有效调动幼儿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得幼儿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幼儿眼界。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可以辅助着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借助游戏元素,可以加深幼儿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并帮助幼儿在感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等,为幼儿后续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地条件。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指导策略的实践
        (一)有效融合语言与非语言方式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指导
        在现实中,有些幼儿园音乐教师在组织音乐游戏活动时,往往会采用一些指令性的言语,比如:快点走、继续、听节奏等,即使偶尔出现一些非言语的行为,也仅仅只是对游戏内容的一种示范性演示。为了有效提升音乐游戏指导时效,可以有效融合语言与非语言教学融合的音乐游戏教学指导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提升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并全面认知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目的,积极为幼儿营造积极向上、富有鼓励性质的育儿环境。教师需要提升指导语言的正向性,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游戏规则。教师也需要采用鼓励性手势、支持的笑容等非语言类的指导,建立幼儿的音乐学习自信心,并帮助幼儿积极投入到音乐游戏活动中。
        其次,当幼儿无法顺利完成音乐游戏活动时,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并坚决运用指责性话语。
        最后,教师需要正确认知到自身在音乐游戏活动中的引导作用。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逐步贯穿到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学工作者,则需要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认真聆听幼儿的发言,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在幼儿遇到障碍时,适时引导幼儿顺利进行后续的音乐游戏活动。
        (二)结合音乐游戏科学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有效融合音乐游戏教学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出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小青蛙找家》音乐课程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结合音乐内容积极参与到表演环节,以此来切身体会到小青蛙找家的艰难与不易。具体的教学情境如下:首先,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废气泡沫垫子制作成“池塘”。其次,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幼儿扮演池塘中的水。幼儿通过身体摆动来营造出池塘中波纹荡漾的感觉。再次,教师可以安排一部分幼儿扮演小鸟、太阳、青蛙等不同角色。

最后,其余的幼儿则可以应用生活中的器皿或者生活用具等进行伴奏,以此为学生营造一种欢快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在轻松的课堂音乐教学实践中,幼儿的学习热情会被进一步感染,进而提升音乐活动教学成效。
        (三)科学合理设置音乐游戏问题,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科学合理的音乐游戏问题,可以引领着幼儿积极思考,并提升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比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参与“钓鱼”游戏比赛时,池塘中的鱼被幼儿掉完后,就剩下一些圆球与卡片。此时,教师可以向幼儿询问,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将池塘中的卡片或者圆球捞上来呢?幼儿可以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并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有的幼儿回答用勺子将圆球捞上来;有的幼儿回答用筷子将卡片捞上来。幼儿在音乐音乐游戏活动中积极思考,进而使得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
        (四)有效平衡音乐游戏指导策略的娱乐性与教育价值
        音乐游戏活动,不仅具有着游戏属性,也具有着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在指导音乐游戏活动时,需要兼顾音乐游戏的娱乐性与教育性。、
        首先,教师需要深刻地领会音乐游戏背后的价值,科学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运用教学器材等,引导着幼儿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在参与音乐游戏过程中,往往无法正确认知自身的行为,教师只有给予幼儿适宜的引导,方可以更好地锻炼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其次,活泼好动、爱玩喜热闹是幼儿的身心特点。音乐游戏活动可以愉悦幼儿的身心,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作为幼儿音乐教师,则需要正确认知音乐游戏教学活动的价值,并防止过多地突出音乐教学活动的游戏性而影响到音乐教学成效。
        (五)丰富并优化教学内容,推动音乐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内容具有着多样性,且起到的教学成效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在选择音乐教学活动时,需要突出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并提升音乐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具体指导策略如下:首先,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幼儿的音乐喜好、生活环境、理解能力等,进而选择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其次,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出适宜的音乐游戏活动类型。比如,小班幼儿音乐游戏活动多以歌唱形式开展。这与小班幼儿爱唱歌、喜欢律动等特点相契合。年龄小的幼儿在歌唱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表现自己,并提升幼儿的记忆力。在选择音乐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戏剧性与情绪性较为饱满的歌曲,或者节奏鲜明与较多重拍内容的歌曲,以此培养小班幼儿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与音乐学习自信心。比如,《起床歌》,歌词简便,且歌词与小班幼儿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便于幼儿记忆与表现。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内容科学合理设置表演游戏,引导着幼儿一边听、一边唱、一边做动作,进而将音乐学习演变成一种有趣的锻炼方式。简便易懂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快速掌握音乐教学内容,并快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启蒙教育阶段,高质量的音乐教学活动,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审美意识,陶冶幼儿情操,并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与表现能力等。在实际的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因未全面掌握音乐游戏教学方式,或者教师专业素养有限等,导致最终的音乐游戏教学成效甚微。以上内容从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重要性与指导策略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相应的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魏霞.幼儿园音乐游戏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20(42):186.
        [2]梁嘉敏.针对幼儿园音乐游戏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J].神州,2017(28):74-75.
        [3]王婷婷.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使用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9(1):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