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3期   作者:张晓丽
[导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础性内容
        张晓丽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小学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础性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汉字,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强化,进而更好地学习中华文化知识。就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价值进行阐述,进一步探究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强化,通过情境化课堂的构建,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保证学生识字的有效性。如何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开展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着的一项重要课题。
1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价值
        新课改大环境下,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推进,能够转变传统识字教学模式,通过趣味化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识字积极性,为学生语文基础的巩固提供支持。在情境化课堂下开展识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记忆。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能够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加以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情境化课堂中识字教学的最佳方法,以全面提升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学生的识字能力得以强化,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教学目标也得以顺利实现。
2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策略
2.1以儿歌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识字阶段,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为顺利导入课堂,教师可运用儿歌来创设课堂情境,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顺利开展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结合识字教学需求出发来对儿歌进行选择,确保儿歌朗朗上口且能够为学生所喜欢。比如一年级学生所学习的汉字大多笔画简单,在选择儿歌时应当考虑到这一点,选择简单的儿歌并且汉字形态相似,这就有助于引导学生把握相似汉字之间的差别,激发学生汉字学习兴趣,促进识字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也能够得到有效巩固。
2.2在课堂中引进网络技术,打造生动语文课堂
        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助力。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中,可科学应用网络技术,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打造生动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感知汉字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教师可搜集教学素材,为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提供辅助,发挥情境优势,对学生产生吸引,促进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与认识的不断强化。教师可从图文、音频、视频等方面入手开展识字教学,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识字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识字效率的显著提升,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教学成效也得到明显改善。


2.3立足教学任务创设语文情境,优化学生课堂体验
        结合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目标出发,明确教识字教学的基本方向,就此设立教学任务,促进识字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识字学习任务的设定,应当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确保学生学习的方向性。教师可引导学生立足问题探究任务,在情境下自主思考,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识字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更新教学组织形式,打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自主学习和自由交流,突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得以顺利突破。在语文课堂情境下,学生在识字任务中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识字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得以明显调动。透过现实生活得以了解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因此在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中,可将生活元素引入到语文课堂中,设计教学任务,在情境中优化学生识字体验,激发学生识字积极性,提高学生汉字学习质量与效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也得以顺利实现。
2.4小组互动讨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为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可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营造生动课堂氛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将脑海中所存储的汉字激活,从而促进识字教学成效的显著提升。比如中国汉字中有的汉字是由2、3个汉字所组成的,基于这一特点出发,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合要求写出汉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依次说出汉字,写在黑板上,不可以重复,看哪一个小组写得多。学生分别写出了“口、吕、品”、“木、林、森”等,无形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可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学生感知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参与积极性也明显提升,这就有助于打造高效的语文识字课堂。
        低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可开展趣味化识字教学,比如识字游戏等,激发学生学习识字兴趣,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比如可组织学生开展拼字游戏,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记忆,并促进学生肢体表达能力的不断强化。在汉字讲解过程中可引入趣味故事,比如将“贫”拆分为“分”和“贝”,古意中“贝”代表钱,几个人分一个“贝”,就“贫”了,就是缺乏钱财了。通过此种方式可强化学生对汉字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不断强化。
结语
        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识字教学的开展,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识字能力,为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强化奠定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儿歌导入课堂,对网络技术加以运用,围绕教学任务来对语文课堂情境进行创设,确保学生获得优良的课堂体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识字能力,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 王梅芳.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试题与研究. 2020(01)
[2] 王锡泽.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新课程研究. 2019(31)
[3] 徐桂娟.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小学生(下旬刊). 2020(04)
[4] 李艳.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