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云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中心小学 362342
摘 要:广大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理念下已经逐渐认识到语文朗读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也是重点和难点,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生词,因此难以投入感情的朗读,对阅读活动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并对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有效途径
引言
在小学阶段教学工作中,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语文教学是带领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重要渠道。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就是朗读教学,小学阶段学生所知的汉子有限,阅读过程中也是对文字加深理解的过程中,因此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生字生词,许多学生也因此对语文阅读不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1低年级朗读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小学低年级学生掌握的文字较少,字词对小学生而言是阻碍朗读的一大难关,尤其在一年级学生中,这些学生大多不会使用字典,又比较爱玩,在遇到一些生字生词时,学生会直接跳过这些不认识的字眼,或者读错。另外,低年级学生对朗读活动缺乏兴趣,文字对小学生而言是具有抽象性的,不像动画片或者漫画书,可以借助图文给学生带来直观的体验,再加上很多课文并不是故事叙述方式,因此,小学生对于这些缺少情节的课文往往兴趣不高,朗读过程中也不会融入自身情感。再者,学生朗读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新课标中明确对小学语文朗读提出了要求,小学生需要用标准、流利、正确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并且需要进行有感情朗读。这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学生可以正确的朗读下来,但如何加入一些感情又成为了一项难题,而缺少了感情,学生的朗读听起来就会过于生硬。因此,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困难,教师需要予以掌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
2教师要做朗读教学的引路人
在阶段教学工作中,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指路明灯,教师的朗读能力也会对学生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教师需要自身能够讲好普通话,不能有明显的方言,同时教师需要对文本理解予以重视,在对课文进行深刻理解的同时还要对课文进行有感情朗读,从而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而言,教师也是学习的榜样,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会在教师的朗读中沉醉其中,并实现自身朗读能力的逐步提升。
另外,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当前阶段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在讲解生字和生词,学生朗读的机会比较少,更多是在自习课中让学生进行朗读,或者在课堂中将课文剪裁成多个部分,分别进行教学,许多时候一节课上完学生还不知道文章将的内容。
这主要是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学生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可能仅仅学会了几个生字生词,但在朗读能力方面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在新课标下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重视,教师不能借助于单纯讲解来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在朗读过程中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同时,对学生个体差异予以尊重,以小学教材中“荷叶圆圆”这篇文章的朗读教学为例,文中有“脸蛋儿”一词,一些学生没有熟练掌握儿化音,因此在重复朗读几次后,仍然没有正确的发声。许多学生会因此抗拒阅读,其他学生还会取消这类学生。教师如果此时还批评学生,往往会伤害到小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以采用开玩笑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课堂中讲:自己曾经也是“n”“l”部分,在上大学时还总是把“女子”叫成“驴子”。教师这样说,学生们往往哄堂大笑,从而有效地缓解了那些发音不准确学生的尴尬,并且今后会更加努力地练习朗读课文。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感性的,大部分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尊重,教师给予学生更多尊重和鼓励,学生也更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表现获得教师更多的关注,从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有效提升。
3重视朗读,养成习惯
首先,需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予以重视,朗读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巩固知识,更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表达。朗读本身就是表达的重要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大脑进行开发,让小学生逐渐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并在朗读过程中释放自身的压力,获得愉悦的朗读体验。以央视开展的《朗读者》栏目为例,其中汇聚了许多学者名家,这些人都是在大力推广朗读,借助于朗读可以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
其次,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在晨读环节,小学生会从此处开始的一天的学习活动,这一环节中,低年级学生可以很好的认识生字和生词。学生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认识更多生字生词,并对课文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在学生逐渐成长以后,晨读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字词,更多是利用这段时间去体会书本中蕴含的故事和情感。例如,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是《柳树醒了》,第二课是《春雨的色彩》,课文编排非常走心。小学生在教室里朗读着课文,看着眼前的美景,自然可以感受到春日的美丽,表达出内心的欣喜。这种情景交融,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也提升了欣赏自然的能力,化成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丝美好。
结语
在小学阶段教学工作中,语文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朗读教学则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借助于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表达自我的方式,并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分符合当下素质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此重视起来,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玉林.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J]. 科普童话. 2019(22)
[2] 姚月婷.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初探[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7(09)
[3] 马小婷.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学周刊. 2019(14)
[4] 高玉梅.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探析[J]. 新课程导学. 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