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谋
安庆市第九中学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0
【摘要】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教育技术有效应用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具有着一定的时代必要性。本篇文章主要从现状,必要性及举措几个方面对文本课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教育技术 高中语文 趣味性
2020年的春节中国遇到了今年第一场全国性“灾难”——新型冠状病毒在湖北省武汉市引起疫情并扩散至全国各地。新冠疫情的发生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变化。不仅催生了各种新的行业,同时也推动了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既有行业的发展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创新。立足于新冠疫情背景来看,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主要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在这种线上教学模式之下,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在内都需要在革新自身理念的前提之下,学习新的方式方法来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这对其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同时在线上教学模式开展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在课堂当中体会到更多的趣味性,学习效率和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这启示我们线上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有关部门及人员应当着力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发展,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将教育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提高教育效率和水平。
一、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当中应用现状
就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来看,教育技术已经初步应用于教育活动开展过程当中。例如在学校当中运用教育技术在食堂进行刷卡打饭,在图书馆当中进行刷脸进入借阅等等。这种智能模式的使用方便进行学校管理活动。尤其可以避免外来人员进入学校非对外开放区域,从而保障学校内部学生的安全。
除此之外,教育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高中语文教育环节当中。比如在学校考试当中往往不再大规模的使用教师人工手动阅卷的判卷模式,而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网上阅卷,既提高了阅卷的效率,又避免了出现不必要的人工阅卷失误,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同时,教育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高中语文网络学习资源服务。例如,可以利用网络进行阅读等习题查阅。因此,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活动当中的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育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1.有利于扩大课堂知识容量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课堂的学习内容是比较丰富的,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内容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挑战。而人工智能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融入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资源扩大了课堂知识容量。除此之外,新课改之后课堂的学习内容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对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做到兼顾,而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当中的使用则可以满足多样化的教学。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融入了更多的知识内容,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学校教学活动体现出一定的必要性。
2.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而言,线上教学方式中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趣味性。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到课堂学习当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内容的学习当中,自觉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尤其基于学生身心成长特点来看,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更能够引导他们适应课堂学习。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主要采取的是教授法,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人工智能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当中的融入则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因为有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开展学习过程当中仅仅依靠背诵记忆的方法耗费的时间比较多,而且记忆的强度也比较低。相反,如果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听觉、视觉以及笔记、背诵等多种学习方式,则可以更快更好地对学习的知识加以掌握和理解。学生还未能形成基础性的学习能力,人工智能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初步掌握课堂知识,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
三、将教育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举措
1.提供完备技术支撑
首先,正如我们上述所说,利用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在于有充足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应当从思想层面上对这一观念提起相当的重视。立足于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需求,革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破除传统的固化的教育观念。即充分意识到新时代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从而在这一思想前提之下,自觉学习并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在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将这一理念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信息化学习活动及发展趋势当中。为此,相关负责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开展网络学习活动。举例来讲,可以组织教师观看学习网络课程,体会线上教学特点,并从中总结学习教学方式,将其用于今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当中。
2.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就传统意义上来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推进和具体开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在教育技术教学模式之下,可能由于师生之间不能面对面交流,教师难以直接对课堂进度及教学内容加以有效控制。尤其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也难以得以有效监督和引导。因此,相关教师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增强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占据主导地位,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以及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为此,可以充分利用线上随机点名等形式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3.适度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知识量
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尤其是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得课堂内容知识量大大增加。但是就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来看,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掌握过多的知识有一定的困难,负担会比较重,可能会对课堂学习效率起到反向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适度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知识量。尽量做到在一定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高中语文知识,又要避免因任务过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贺知章的《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歌作品时,可以以思乡怀人诗的发展历程作为引入。但是诗歌分析重点应当放在最多了作者自身思想感情的分析之上。这首诗歌的感情表达的比较复杂而全面,包含着对亲人的想念,对故乡的想念。
4.增加课堂趣味性
正如我们上述所述,在线上教学模式之下,师生之间隔着屏幕沟通往往不利于调动起课堂学习气氛,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会大大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相关教师可以采取一定举措增加课堂趣味性,引起学生对于高中语文课堂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更好地配合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举例来讲,进入高中学习阶段之后,学生会初步接触到比较复杂的文言文。而就文言文自身学习特点来看,其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于文言文这一部分的学习会有一种畏惧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能够借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其融入趣味性因素。如在教授《六国论》这一文言篇目时,可以在讲授文言字词之前播放相关短片,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另外,可以加入趣味文言文的环节,以《施氏食狮史》这一同音文来引入,建立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迎春.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教育.宿州学院学报,2005,(3).
[2]黄志丹,安晓飞.《基于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资源建设与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