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碟
重庆市秀山县里仁镇中心校 409905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渐渐意识到小学阶段,作为人生中第一个在大集体中生存的时期,对正确三观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建设有很大影响。正因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如今被逐渐加入到小学语文培养方案中。本文将分析心理健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并探究一套较为完善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策略
引言:多年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一直是最重成绩,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在父母和教师的强压下,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学生存在着许多如自卑、任性、叛逆、自私等心理问题。最好的小学教育方式应该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二者的结合才能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的影响更多的是在细节处体现的,没办法进行过多的干预,而学校教育历经了学术深刻的研究后则更能有意识的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因此要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教育是关键一步,学校应该在注重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心理健康教学的环境有待改善
因为诸多因素,我国的教育资源分散且发展程度不一。在很多地区的小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和实践环境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缺乏专业性,因而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差。再加上缺乏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开展的相关教学活动较少。语文课堂时间的有限使大多数教师只是讲解书本的理论知识,仅仅是上听下讲的模式,没有实践活动,这也使课堂枯燥无味,反而起不到教育作用。
2.2社会上缺乏正确的认知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形成了上到家长教师,下到每个学生都格外注重学生成绩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在无形中变成了学生的压力。如果不对这份压力进行合理的疏导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也许很多家长本想着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度过小学阶段,可是周围家长的攀比、教师的督促无一不让大多数家长的行为偏离了原本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初衷。社会上错误的普遍认知也在不知不觉中让更多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在心理健康教学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采取的措施
2.1提高语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语文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讲者也是主导者,教师的每句话对学生都起着或好或坏的引导作用。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首先要做到的就使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同时对学生教育中也要多注重学生的感受,例如在批评学生或者与学生单独谈话时要注意分寸的把握,既不可以太委婉让学生意识不到错误,也不可以用过度的言语有意或无意间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作为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在很多课文讲解时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如讲解课文《母爱的力量》时,教师应该多注意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强制这类学生回答问题,并且在课后对这样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给他们温暖。最重要的是教师也要多去学习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达到专业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好的像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知识。
2.2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的课文都是很正能量的文章,其中很多歌颂祖国、赞美自然、提倡自尊自爱的文章。这些能够为学生德智发展起到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作用。所以,利用好这些课文能够很好的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讲解课文《丑小鸭》时,就可以重点解说丑小鸭坚强,勇于追求理想战胜困难的精神,并且让学生谈论自己和丑小鸭一样勇敢坚强的事情。再告诉学生们丑小鸭不是变成白天鹅才漂亮的而是他坚强的模样才使他漂亮。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丑观,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也做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3增加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相比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更喜欢自己参与到实践中去。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进去。比如教师在讲解《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对于诚实这一美德,可以以趣味班会的形式讲解,可以让学生贴近文中角色,充分了解人物心理再进行扮演,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诚实的有利之处。也可以以此进行征文,并给每个参与的同学分发奖励。也可以多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创办读书角,让学生从书中收获正确的导向。或者每月评比班级好人,让学生知道善良是有回报的从而做一个温暖的人。
结束语
小学是一个学生发展的起步时期,如果这个时候产生了不正确的心理,将会对一生产生伤害。当今社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广泛的认识和推崇,小学教育的从业者们也越来越能跟随时代潮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更深层次发展。小学教育应该同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文化教育上的问题,并且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重策略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为保证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江振珍.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0(11):56-57.
[2]葛倩.借助语文教学 培养健康心理[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