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波
广西省南宁市华侨学校
摘要:面对高中数学新课标落实力度的不断加深,学生学科素养培育与高效课堂构建显然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更是确保课堂教学品质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文章就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依托,就其高效课堂构建的路径加以论述,即:以情境创设为前导,引导学生树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意识;以合作探究为途径,培育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深挖总评作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观念。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引言:
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中可以看出,是学生全面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的根本推动力。为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为目标,由此确保课堂教学全过程的高效性。文章就以此为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从中加以借鉴。
一、以情境创设为前导,引导学生树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意识
通过分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可以得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学生往往在基础化学学科是先要形成这两个基本意识,在此之后其他各项核心素养方可形成。而课堂导入部分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所以在该环节中帮助学生树立这两项基本意识就成为主要工作,也为该环节教学的高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其间,最为可行的渠道就是合理创设课堂情境。
以《金属材料》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工作开始后,教师先要向学生提出一个具有趣味性的问题,用于引发学生供思考,更用于帮助学生树立宏观便是语文观叹息意识的形成,即:“同学们知道合金材料吗?他是怎么形成的呢?”随后教师要将合金材料的制作工艺视频向学生展示出来,用于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随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将其进行整合,从中让学生能够意识到“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其间金属也会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化合价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里,显然为学生打造出了理想的生活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唤起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意识,课堂导入部分的高效性也尽显无疑。
二、以合作探究为途径,培育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来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以高度重视,而这也意味着该项工作自然也要在课堂核心阶段来进行,具体方法莫过于全面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在进入新课的正是讲解阶段后,必须将课堂划分成为两个环节,分别为: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这也是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得到有效培育的理想平台。针对前者而言,教师要围绕“生活中哪些物品会在自然条件下产生‘腐败’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要将一些常见的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恶意借助这些资料去探寻其他的‘腐败’现象。在学生得出相关的结论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来,同时阐明原因是什么,并将教师自身的观点表述出来。随后还要鼓励其他学生说出不同的看法,由此形成相互对弈的过程,从中帮助学生这些现象就是氧化还原的后果,这不仅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同时也将变化观念植入学生内心之中。针对后者而言,教师要向学生布置合作探究话题,促进学生关于新知的自主探究,在探究时能够深刻的理解化学变化中的“平衡”思想,即:“刚消耗的苹果久置于空气之中所产生的变化如何用化学公式加以说明?”在此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行分组和分配学习任务,并且还要自行组织分析、讨论、总结活动,教师则要适当为之提供引导。在学生得出探究结论之后,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的相互分享,并形成对弈之势,并从中让学生能够明确化学反应的过程都要遵循量的平衡。以上两个环节教学氛围显然是学生所期望的,所以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培育效果也是毋庸置疑的。
三、深挖总评作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观念
结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言,总结与评价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生了解学习成果和状态,说出学习需要的重要平台。为此,在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必须确保总评过程的高效性,让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观念能够得到高效培育,进而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为例,就课堂总结工作而言,先要引导学生能够说出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以及化石燃料燃烧时对环境的影响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随后教师要加以相应的补充,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确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感知科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观念提供良好的平台。就课堂评价工作而言,教师先要针对学生课上学习的总体成果,以及课上参与的积极性做出点评,让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自己学会了什么,同时还能意识到如何去加深科学开发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所在。最后,教师要将所剩余的时间再交还到学生手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并将其作为教学方案设计与优化的主要结合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观念的进一步形成,更有利于其他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进而为课堂教学实现可持续的高效性提供重要保证。
结合上述论点可以看出,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切实做到围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育构建高效课堂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间教师既要深入解读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更要明确各教学阶段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由此方可实现。对此,如何才能进一步确保以上县乡工作的不断强化,就成为今后教师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素芳.试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建立[J].学周刊.2017,(6).
[2]王勇.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