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公路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也在变得越来越大,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有很多对公路不利的现象存在,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运输汽车超重。汽车或者是卡车的超重运输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压坏路基。但是这种超重的运输在生活中是很难去避免的,所以这就要求公路设计者应该创新型的去建造一个更高质量的公路。公路工程的路基和公路的安全一般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路基不稳定这个问题,那么就会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去大力增强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本文以公路工程路基的稳定性为基点,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都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探究
引言
现阶段汽车超重运输现象普遍存在,这对公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工程质量不佳不仅对路桥使用有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对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工程,公路路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了公路工程的质量。本文首先对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做了相关的分析,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述公路工程路基的意义和重要性
每个人都知道,公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存在。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十分有必要。为了更好地研究它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公路工程的基础是什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基础就是路基,路基作为道路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它往往接受着来自路面的最大荷载。为什么他这么的不可或缺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直接影响着道路质量的好坏,而且地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如果路基稳定性比较差,那么就一定会影响到交通的安全,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所以说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当我们仔细研究交通事故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道路出现危险的情况一般问题都是出现在道路的路基上面。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只要道路的路基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概率。更何况如果路基不稳定,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物的运输。如果影响到货物的运输和人们的日常出行的话,那么道路的存在意义也就没有价值可言了。地基松散的危害往小说就是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往大了说就是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2影响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的因素
2.1地形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相对复杂,在进行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时候,需要仔细地研究地形因素,地形因素和路基稳定性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我国地形种类比较丰富,比较容易给公路路基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冻土地区,要是长期受到水文因素和温度因素的影响,就比较容易产生融化的情况,进而出现路基沉降的问题,如此也会严重影响到整体的工程质量。
2.2人为因素
在进行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进行现场管理工作,要是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参考存在的各种需求来进行施工操作,就比较容易产生豆腐渣工程。不仅如此,一些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没有根据相关的规定来开展施工,施工单位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所以整体的施工比较随意,路基的稳定性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3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和路基的稳定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环境因素属于一种自然因素,包括降雨和地震等。降雨会给路基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雨水会使得土壤产生软化的情况,路基的强度也会显著减小,地表的空隙度会增加,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较低,要是产生暴雨的情况,就比较容易产生路基崩塌的问题。
风化属于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要是地表不存在植被就比较容易给地质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影响到整体的工程质量。不仅如此,地下水也属于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就是由于水压作用于垂直的裂缝,进而产生较大的水平推力,向下推动,而且存在的浮力作用也会显著减小路基的稳定性,使得岩质和土质产生一定的变化。
3 提升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的方法
3.1改进公路路基设计
在进行公路设计工作的时候,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属于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对于设计人员来说需要联系公路路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设计,给之后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路基的稳定性,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会选择广泛地使用锚杆。锚杆能够在公路工程路基设计工程过程中发挥一个悬吊的效果,锚杆穿过软弱土层和松动的岩石体,通过提供一定的拉力,可以防止土体产生滑落的问题,而且可以发挥挤压加固的作用,在合理的范围中产生压缩区,锚杆之间产生压缩袋,通过实现整体的加固能够显著增强路基的稳定性。不仅如此,锚杆也可以起到一个组合拱的作用,锚杆固力作用下的地层间进行相互挤压,层间的摩擦阻力会显著增加,内应力会减小,最主要的就是地层的承载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3.2道路勘察和稳定路基技术
为了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另一个方式就是要对相应的专业技术有一个很好地了解并加以运用。首先就是勘察技术的运用,勘察技术是每一个工程在建造之前都要做的一项重要性技术。因为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侦查一般都是相应的建设单位去进行的,因为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勘察也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己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道路路基的质量,相应的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大勘察技术的运用。对现场进行一个多方位的勘察。要对每个地区的综合条件、地形、环境以及土壤的温度等都有一个比较科学地考察。这样才能掌握所有的不确定因素,进而才能去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案。另一个稳定路基的方法就是在保持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对地基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或者说是改建。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原有的道路基础上修建一个地下的工程。在地下的过程的建造中,我们可以适当采用加固技术,对道路的路基进行加固。这些加固的方式主要是转化法,还有最基本的基础加宽的方法。当然也可以选择去改良地基的成分,选用更坚实、更的材料来进行加固路基。总的来说,我们要运用到所有能加固道路路基的方法,对路基进行一个强有力的加固。
3.3换土垫层法
在软弱土开挖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体的回填抗剪强度也会显著提升,如此就需要开展分层夯实,确保可以产生双层的地基。要是垫层的压缩性较小可以有效地扩散地基,增强整体的承载力。
3.4排水固结法
首先就是设置垂直的排水井,改进地基的排水条件,在这个时期需要借助抽气和加压等方法来增强地基土的强度和固结速度,确保可以有效地提升地基土地稳定性,如此也能够及时地完成沉降。
结束语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很值得回味的。只有道路通畅了,才能够加强各个地方间的合作,才能够快速提高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道路的规模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道路扮演的角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道路的主心骨地基,为了不给经济拖后腿,地基也应该有着一个很高的质量,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和我国的经济一样腾飞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道路路基的稳定性,我们要杜绝任何由于道路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另外就目前来说,我国在道路地基加固的技术也是非常发达的,并且已经运用到全国各个地区了。这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的增强了路基的稳定性。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经济水平增长速度将会随着道路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快,人民也会变得越来越有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冯小雨;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江西建材,2018(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