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基本要求及合唱训练技巧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6期   作者:米黎燕
[导读] 合唱指挥在合唱团体中的作用较为关键,对合唱团整体精神状态、节奏控制效果、声音演奏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米黎燕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417000
        摘要:合唱指挥在合唱团体中的作用较为关键,对合唱团整体精神状态、节奏控制效果、声音演奏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少不了声音与动作,合唱团在合唱指挥的引导和影响下,在声音表现方面更加出色,在动作表演方面更具特点,从而将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更完整、更完好地展现给听众,并使听众和音乐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并进一步探讨了合唱训练的技巧和方法,旨在为广大合唱指挥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进而促使合唱艺术表达得更为具体,合唱效果表现得更为突出。
        关键词:合唱指挥;基本要求;合唱训练;训练技巧
        一、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分析
        (一)合唱指挥的姿势要求分析
        合唱指挥的姿势对合唱团体整体精神风貌的影响较为明显,准确、得体、干净、整洁的指挥姿势一方面可促使合唱团体演奏表演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可使观众在整齐划一的表演动作中感受音乐合唱表演的魅力,从而可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的价值和美好。具体而言,合唱指挥的姿势应满足相应的表演要求,并符合大众的一般审美特点。在身体的姿势方面,合唱指挥应在站立挺拔的同时,表现出放松的态势。双脚的站立姿势应结合场地的具体特点,或分开,或前后错落,但具体的站立方式应与身体整体状态相符合,身体的中心要在服装的衬托下,平稳适中。在合唱指挥的具体过程中,合唱指挥的双腿不能任意弯曲,在保持上身动作协调有序的前提下,双腿可有所颤动,但幅度不能过大。在面部表情方面,合唱指挥的眼睛应直视前方,并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体察合唱团体各声部演奏者的实际状态,目光可游离,可集中,可发散,但并不能过于随便,在炯炯有神的同时,更要聚精会神。
        手臂姿势是合唱指挥姿势的重要内容,合唱指挥在挥动手中指挥棒时,应轻松自然,简洁大方,使用指挥棒的弧度应清晰可见,但摆动幅度应满足指挥的审美标准和一般要求,向上一般不能高过头顶,向下一般不能低于腰部。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手臂不能完全伸直,但为了确保手臂不会出现相互交叉的情况,合唱指挥应以肩关节为圆心,以小臂为半径,确保左右小臂均在对应的半圆区域内活动,从而确保手臂可在对应的范围内做动作幅度合适的摆动动作。在握持指挥棒方面,手掌四指应自然并拢,大拇指应与并拢的四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并且此距离可使手掌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手掌可轻微弯曲,并且手腕要有一定的弹性,在挥舞指挥棒时可具有较好的反应速度。在实际的指挥过程中,合唱指挥的手掌心一般不能正对合唱团,但在节奏转变或者变化节拍时,为了配合合唱团的表演,合唱指挥可按照具体的合唱要求变化掌心的朝向,此时,合唱指挥应依据具体的指挥要求确定具体的掌型和拳型,从而使指挥动作可适应不同的合唱要求,在手型紧张度和手指弯曲程度方面满足相应的指挥要求。
        (二)合唱指挥的动作要求分析
        合唱指挥的动作整体上应具有画面感,从而促使合唱人员可以此“图画”为参考,掌握合唱节奏,表达合唱情感,按照最合理、最有效的合唱顺序完成相应的合唱曲目。从合唱指挥的动作角度分析,指挥者的指挥动作应尽量简洁、清晰,并且此简洁、清晰的指挥“感觉”应体现出合唱指挥应有的节奏感和速度感。基于此,合唱指挥者谙应熟合唱曲目的节奏变化,并依据此节奏变化选择合适的指挥动作,调整相应的指挥节奏,在音乐节奏由快到慢时,合唱指挥的动作也应由激扬变化为舒缓;在音乐氛围由急促紧张变化为轻松愉快时,合唱指挥的动作也应由幅度变化频繁转变为小范围幅度变化的态势,进而配合合唱人员完成相应的合唱任务,并促使现场观众在合唱曲目节奏变化、合唱指挥动作变化的影响下,更能体会合唱音乐的魅力,更可感受合唱氛围的美好。
        除此之外,合唱指挥的动作节奏应与音乐节拍相吻合,应与具体的合唱节奏要求相适合。具体而言,针对二拍子类型的歌曲,合唱指挥者如果将每一个小节均指挥得准确、指挥得完整,则整首歌曲的表现程度将会非常准确。

在一般情况下,合唱指挥在表现相应的合唱指挥动作时,应将合唱音乐小节的第一个节拍的指挥动作尽量表现得幅度大一些,并且动作的出力点应与节拍的具体节奏点相对应,进而使合唱歌曲的节奏与指挥动作的幅度可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另外,合唱指挥的动作应尽量保持简单高效,无论是在指挥较为复杂的合唱曲目时,还是面对相对较为简单的合唱曲目,合唱指挥的动作均应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在此适应性的影响下,指挥动作应整齐划一,简洁明朗。
        二、合唱训练技巧分析
        (一)表情暗示训练技巧分析
        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合唱团人员的目光大多会落在合唱教师的脸上,并且合唱团的整体精神状态与合唱教师的基本情绪基调也有关。具体而言,在练习合唱方法和合唱技巧时,合唱训练教师应依据不同曲目的实际特点,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促使合唱团体的演唱状态可随着合唱教师面部表情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在感情状态方面更有效、更合理,也更真实地表达出不同曲目的内在艺术情感。在演唱气势磅礴、庄严肃穆的合唱歌曲时,合唱教师的面部表情也应较为严肃和庄重;在演唱轻松愉快、节奏鲜明的合唱歌曲时,合唱教师的面部表情也应相对轻松,甚至面带微笑;在演唱一些情感表现力较强、感情变化内容较为丰富的合唱曲目时,合唱教师的面部表情也应表现出相应的含情脉脉、不离不舍的状态和神情。总之,表情暗示训练技巧对合唱团内部人员的心理状态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此心理正是支持合唱团体完整、准确、合理表演相应合唱曲目的感情基础和心理基础。
        (二)动作暗示训练技巧分析
        动作暗示训练技巧与演唱者的演唱技巧有关,不同的动作可暗示演唱者注意不同的演唱技巧,而此演唱技巧对合唱团整体的演唱效果影响较为明显。打开软腭是训练发音和演唱的技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演唱团体中的演唱人员可在软腭打开的状态下演唱歌曲,合唱训练教师应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使用具有暗示作用的训练动作,教师可一边弹奏训练发声曲,一边表现相应的手部动作,具体的动作形式可为五指呈现下垂空抓的状态,而手背微微向上供起,从而准确地模仿软腭打开时的状态,暗示合唱团体中的演唱者应注意软腭打开的演唱技巧和要求。合唱训练教师可利用双手叉腰的动作,暗示合唱团体中的演唱者应注意“气沉丹田”,在演唱高音部分时,合唱教师可使用手臂上扬的动作,暗示演唱者应注意调整自己的音调,并注意控制自己的嗓音。
        三、结束语
        总之,合唱指挥的具体的指挥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曲目特点,在满足合唱曲目指挥的一般要求下,尽量兼顾合唱团体的实际特点,在合唱指挥的姿势方面和合唱指挥的动作方面满足合唱指挥的一般要求,并依据合唱团体的实际精神状态和现场观众的实际情绪状态,合理选择相应的指挥动作。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合唱教师应积极应用合唱表情暗示法和合唱动作暗示法,积极、主动地调动合唱团体的表演情绪,将提升合唱团体的表演技巧落实到具体的动作和表情中,进而从整体上改善合唱团的表演效果,为观众提供更真实、更全面、更立体的合唱歌曲表演观看感受。
        参考文献:
        [1]张满升.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22):35-36.
        [2]初千千.合唱指挥的素质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J].百科知识,2019(24):9-10.
        [3]孔蕊.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J].戏剧之家,2019(10):63.
        [4]王皓,王育霖.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与合唱团训练方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7(03):163.
        [5]刘云鹏.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与合唱团训练方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5(22):51.
        作者简介:米黎燕(1983-10-8)女,瑶族,湖南怀化,讲师,硕士研究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合唱指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