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癸卯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宽川镇宽川中心小学 74220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如火如荼的实施与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过去语文教学大多从教授学生识字开始,再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讲解,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难带给学生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低迷,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于此,情景教学法就此诞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将原本枯燥、死板的语文知识变得灵动、形象起来,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学习体验,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给教学质量带来促进作用。本文将围绕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展开论述,并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帮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价值;策略
一、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应用情境教学法的价值分析
(一)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待外界事物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但以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太过于单一、枯燥,没有结合小学生独有的学习特性,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厌烦和抵触情绪,这给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情境教学法更具有趣味性和灵动性,注重与小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情境创建,给语文课堂增添了许多有趣的元素和内容。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挖掘出学生潜在的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抵触情绪消失不见。
(二)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情境教学法的内容有很多,不仅仅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视频、图片这一种形式,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多种实践类型的教学情境,而这些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原本黯淡无光的语文课堂瞬间点亮,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快速被情境内容所兴趣,促使学生充满积极性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度和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感受,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有利于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相比小学阶段其他学科的教学更具备情感性和开放性,需要学生更加深入的体验课文和古诗词背后所蕴藏的情感和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领会语文的精髓,更好的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但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直接将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告诉学生,导致学生缺乏自己体会文字深层含义的机会,使得学生无法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重在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参与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相应的语文知识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得到增近,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或古诗词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获得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给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要善于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学生创设出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学习和记忆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给学生展示多种旅游的场景图片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课堂上,然后教师在引入教学内容:对于旅游你们都有什么感受?在某个地点旅游我们都有过相应的旅游经验,但是在牛肚子旅游你们可以想象吗?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旅游教学情境,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加入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再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入新课内容,能够让学生兴致盎然的思考“在牛肚子里面旅游”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带有好奇心的学习课文内容,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专心的学习、听课,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二)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
角色扮演是情境教学法当中的一种,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演绎,使课文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勇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僵局,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例如,在开展小学三年级下册“陶罐与铁罐”阅读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速读一边课文,总结课文中主要讲述了谁和谁的一个怎么样的故事,然后教师再邀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让学生简单的进行文本的阅读很难让学生掌握寓言故事中的寓意,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一是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角色中,二是让学生在角色中体会课文中表达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使课文中的情境再现
古诗词语言简短、精练,通常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去描述场景,但是小学生的语言积累不够丰富,很难深刻的体会到该词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境再现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立体、形象的场景体会到诗词中描述的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体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小学三年级“望洞庭”古诗词教学时,其中用“镜未磨”“两相和”等词来描绘出洞庭湖的和谐、宁静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词中描绘的景色,教师可以结合诗词内容为学生寻找与之相匹配的图片、视频,通过图片等内容实现情境再现,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一般,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感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语: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灵活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教师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情境教学法,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孝国. 谈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12):106.
[2]温醒娥.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2):215-216.
[3]姜桂敏,韦雪艳. 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审思[J]. 大众文艺,2020(0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