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耀
天津中医药大学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是当今发展的趋势。高校已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必要动力。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能够促进中医院校学生创业教育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中。本研究探讨中医院校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创业实践教育目标恰当、方向正确、价值合理。创业教育在社会需求及新时代背景下,展现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创造性及科学性,增强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实效性及适应性。
创业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成为我国创新创业体系完善的主要构成元素,担负文化创新、知识传承、培育中医创新人才重任的使命。中医院校创业教育以促进中医人才的全方位发展为基本的落脚点,推进中医院校教育改变思想认识、全方位提升中医人才培育质量、创新中医人才培育模式。引领大学生确立适当的创创业发展前景,制定合理科学的创业发展规划,培育勇于开创敢于进取的根本道德素养,促使中医院校大学生全面培育。我国当前正处于创新型的国家建设,全方位改革,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中医院校创业教育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确保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 满足中医院校学生成长需求,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推动社会及个体的全面共同前进。本研究通过前期对中医院校学生创业意向的调研。结合中医院校实际,本论文提出中医院校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如下对策:
1、全方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中医院校创业教育重点应在于全面培育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精神,不单单是教学生如何创立公司。应面向全体中医院校学生,既应兼顾大多数学生,也不应忽视少数,应分类别分层次的进行。对全体学生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提高学生们“不断学习”及“自主工作”能力,培育体系应重点从教育及实践体验等方面着手建树。创建使学生学做结合、边创边学的学生素养培育体系。将学生摆在主体的地位,促进医学生进行决策及自主的思考,在创业实践教育中逐渐提升创业能力和素养。搭建学生体验参与平台,参加以“挑战杯”为主要代表的大学生创业竞赛,当前学生参与人数不足,仍停留在只有部分的学生参加的精英比赛。高校、社会及政府需要进行密切的配合,增强对创业竞赛活动的重视,提升参与大赛同学的范围及时效,重视赛后转化及赛前培训。扩大赛前宣传范围,针对全体学生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重视赛后成果的应用及转化,应靠政府社会的支持,主动对接企业,推进创业教育收获实际的效益。培育创业类社团,组织中医院校学生赴企业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2、建立正确的评价观
确立合适的价值取向,应立足于长远,禁止盲目追求创业推动就业短期的成绩。应准确的进行功能的定位,防止为测评而测评,应立足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实效。目前,中医院校创业教育的评价应抛弃不适合的职能,充分利用与教育评价相符合的价值取向评价功能:人文关怀功能、服务决策功能、成就估价功能等;建立科学评价质量的标准,创业教育应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在创业实践教育进程中不仅要求突破模式的束缚,加强实践与理论紧密的结合,还应在创业教育评价时采用与其相匹配评价的方法。创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创业实践教育评价考核学生创业实践学习的质量,不应单纯的以知识的学习程度为标准,还应包括知识运用及感悟的水平;还应推进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主的思考,在探究式、实践式学习的过程中应全面实现中医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评价学生整体的培养水平,不应只以增设岗位及创办企业的数量为标准,应要重视学生整体综合素养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提升、创业精神的培育。
3、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团队精神的培育是推动中医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非常重要的着力点。团队所具备的先进合作理念、共同价值目标,高效资源整合、强烈团队意识是推动成功创业实践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应虚实相结合,既应有知识的学习,更应有相应的实践的锻炼,增强中医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吸引力;创业实践教育要求学生创业者提升认知水平,全面的理解实现承担社会责任与自身价值的关系;创业实践教育注重广泛调动学生们的情感,坚定学生们的理想信念,实现自我的激励。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借助社会和政府政策的帮助,让广大学子们在自身探索成才的征途中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推动力。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充分挖掘中医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创业文化核心内容。多姿多彩的创业文化,能集中展现学生们创业思想状况、行动的准则及价值的追求。中医院校应着重举办精品创业文化实践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整体的建设。以创业实践类社团为载体,学生们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身创业能力。中医院校创业实践社团是在校团委等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下,服务于学生,植根于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组织开展创业文化的交流,着力提升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的理念、社会的知识、审美清趣、精神气质、道德修养推进创业文化的培育。
当代大学生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优势,然而阅历和经验稍显缺乏。中医院校创业类社团应聘请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成功的创业经历的校内外导师或专家,通过知识沙龙、校友报告会、创业文化讲坛等形式,促进学生们激发实践兴趣、了解政策知识、培育创新意识、增强科技创业意识。中医院校创业类社团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具备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征,与此同时具备创业意向及创业思维的同学们不断的进行交流碰撞,这促进创业灵感的激发,创业视野的拓宽以及创业合作的促进。
搭建以创业实践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政策推进中医院校创业文化平台的建设。在教育制度和日常管理中丰富创业文化的内涵,凸显顶层设计的作用,重视文化品牌建设,树立精品文化意识。创立区域性的品牌文化,促进地域品牌文化同校园创业文化融合对接,培育中医院校学生们审美意趣及人文气质,促进中医院校学生们的培养更加的全面综合;打造中医院校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文化,尤其要发挥创业实践社团在中医院校学生群体内部的影响力及创造性,借助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创业文化领域建设的活动,辐射他人、锻炼自己成为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5、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传播载体
创新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播媒介。媒介具备强有力的公信力优势,对于中医院校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医院校应尽可能利用校园报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传统的媒体,宣传相关的创业政策,全方位的进行政策解读和宣讲,把控舆论的主动权,多维度的构建校园创业文化引领体系。创业教育借助传统媒体宣传内容品质的优势,加大创业教育政策引导的力度。传统的媒体传播遵循着挖掘新闻的规律,内容可靠真实。中医院校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传统优势,发掘中医院校创业典型,宣传创业新时讯,解答各方面的创业政策,进而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通过新媒体加强中医院校创业文化的互动与传播。全面使用微博、腾讯 QQ、微信等交流互动媒介,新媒体的平台优势能为中医院校的创业教育引导提供有效的支持。新媒体时代具备提供给所有人参与创业信息的处理、接收及传播机会,学生们能够经过主观的判断后对消息进行传递、分享、评论及反馈,所有流程既能是双向甚至又能是多维的。针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应正确的利用新媒体时代的易接受、传播广、速度快的优势,达成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创建中医院校创业教育互联网平台,以中医院校互联网为主要的阵地设立创业实践教育的专栏,有效转载各地区创业教育资讯、分享校内外师生成功创业案例、增强创业文化氛围的建设,占领舆论高地,作为中医院校创业文化的补充及丰富;搭建创业实践教育公众号平台、创设互动APP 移动互联网交流平台等,创建创业经历、心得的分享平台,促使学生们相互学习成功的经验,共享创业成功的喜悦,以此作为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载体的充分的补充。
6、“德育为先”遵循教育规律与彰显主流价值观的统一
在遵循高校教育规律时,同时也应该保证推动达成实现教育的效果还应培育中医院校学生们的主流价值观,遵守“德育为先”,在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中以达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与渗透的目的。培育主流价值观能够充分引导中医院校学生实现由功利物欲向精神境界的转变,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从自身精神生活的角度来认同适应客观的外在世界。引领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发展与社会要求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严禁道德失范行为,促进中医院校大学生自觉遵道德规范和法律,在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尽可能的调动中医院校大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中医院校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精神品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引导中医院校学生意识到个人作为物质世界的改造者及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主体作用,意识到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及历史使命,从而提高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增强改造及适应客观环境的能力,更好地帮助中医院校学生持有主动性的创新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参与的态度。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培育主流的价值观是中医院校大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精神力量,在自身人格的塑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7、“以学生为本”遵循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原则
探究中医院校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应从与其自身成长需求密切相关的实际出发。将创业教育同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实际成长同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是推进中医院校大学生解决目前十分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增强学生们自身综合能力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正由于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真正关注关心的难点、特点,既涵盖了当下实际现实利益的关注,又囊括了个人长远成才成长的发展需求,这关系到中医院校学生成长的整体利益。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问题紧密的结合,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助力中医院校学生从感性的认知向理性的思考转变,大学生核心能力构建与创业实践教育能力提升成为提升中医院校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全过程。在双向融合的过程中,加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深入互动融合,进一步达成教育的效果与目的。将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相融合,这意味着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助创业教育的手段和观念,把教育的重点落脚到教育全方位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中,从整体转向为个体。注重每位同学的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特殊性及共同点,应对症下药,因人而异。中医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助实际移情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目的,获取更好的教育效果。
本研究得到全国高等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会第二十六届年会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大健康视域下中医院校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项目编号:XGNH2019-c06
参考文献
【1】徐志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国家层面价值观内涵探析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 ( 9 ): 97.
【2】宋妍.王占仁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 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J] 思想政治教有研究,2017( 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