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6期   作者:侬思伶
[导读]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英语成为未来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
        侬思伶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西林中学  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英语成为未来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英语作为人类交流的媒介,被广泛地运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英语学习为历史所趋,英语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语言学习中,听说能力本为一体,英语的听说能力的训练至关重要,听力的提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听力教学时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听力技巧训练,营造高效有益的课堂环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信心,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以此来推动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加强。本文就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教师听力教学策略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能力。要想使英语教学收到实效,教师就要在现有条件下,摸清造成听力困难的因素,形成良好的教学策略,为教学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必要性
        教师的英语教学方法多为“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往往处于偏低的情况,这一问题在学生的听力学习中尤为突出。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需要展开多元化的听力训练。听力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提高听力水平,才能不断提升英语能力。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纠正过往错误的教育观念,重视英语听力教学,力求帮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2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2.1英语老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英语老师通常是以英语试题作为听力材料,从而进行相应的听力训练,其主要目的为了有效的提升学生听力能力,在锻炼学生英语听力的过程中,老师通常会播放录音,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听到的英语录音,核对英语答案。由此可见,老师只是单一的依靠录音的形式,极度缺乏正确的英语方法指导以及技能培训,进而影响了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听力培养和提高,针对于初中学生在今后的学业中有十分不利的影响,进而严重的导致英语听力教学的真正含义,失去本质的意义。
        2.2学生缺乏兴趣和信心
        首先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学的教育目标是模糊不清的,教师也很少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不能够把握好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进行综合分析,不能成功发现每个学生的点,很容易使得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对难度较大、比较枯燥的英语听力的学习,规范式的教学也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直线下降,在进行听力教学或者考试的时候学生的紧张、畏惧使得学生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听力效果不好,产生恶性循环,使得学生缺乏兴趣和信心。
        2.3学生词汇储备不足
        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到部分初中生存在词汇量匮乏的问题,这是导致其口语能力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词汇是一门语言的构成内容,而词汇量缺乏,就给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学生根本不能完整地理解一个句子,因此对于一些基础英语词汇知识的掌握也显得格外的重要,没有充足的英语词汇积累,会极大程度上制约他们对于听力内容的把握,在听英文的时候根本不能跟上节奏。
        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对策
        3.1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想要提高听力的能力,必须要对英语学习和英语听力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教师应该为学生极力去营造轻松和谐的英语语言环境,积极表扬,安排课堂活动和互动环节,将故事、图画、音频等多种形式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2要注重选择合理化的听力训练材料
        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升,是需要建立在大量真实对话练习基础上的,这就需要英语教师要脱离英语教材,结合现实生活来选择合适的英语听力训练材料,及时纠正学生英语发音。由于我国目前英语课外教材的整体编写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其中大部分英语教材都没有经过相关责任机构的审查验证,导致这些英语听力训练材料存在明显的语法措施、发音不准确、单词读音错误等问题,如果英语教师选择这些英语听力训练材料开展课堂听力训练教学,会产生严重降低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听力训练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英语训练材料。例如,在英语听力训练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英语发音不准的问题,英语教师可以选择欧美的电影,如《Zootopia》(疯狂动物城)中的对话,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模仿其中的英语对话,保证自身英语发音和语法使用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听力水平。
        3.3加强听力技巧的训练
        英语听力训练有规可循,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掌握好英语听力技巧,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教师可以具体从播放听力前、播放听力时、结束听力三个阶段进行听力的训练,首先,在播放听力前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提前预测的习惯,在听力播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前熟悉语言环境,鼓励学生根据选项推测相关问题,这样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时会更有目的性。在播放英语听力时,教师可以要求同学概要地记录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关键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教师还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更加专注的进行听力练习。其次,教师可以分多次播放听力强化训练,第一次播放听力主要为了让学生了解材料大致内容,第二遍主要是进行深化,引导学生仔细梳理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关键字词,推测出具体内容,对于比较难懂的听力材料,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多次播放,并配合学生熟悉听力材料中讲述的主要内容,由此来深化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能力。在听完英语听力后,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总结听英语听力的相关要领,其中包括如何根据语境推测词义、如何根据关键词推测材料主旨内容等。掌握了听力技巧要领更要懂得如何将它落到实处才能更好为自己所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听力的练习,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之中逐渐熟练掌握方法技巧。
        3.4改善英语听力练习途径,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我国初中英语课程中听力训练的内容较少,而造成听力训练较少的重要原因在于课堂上英语听力氛围相对较差,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对教师而言,采取多元化的听力训练,营造积极开放的学习是重要工作之一。首先,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使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处于良性的英语学习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尽量使用简单的语言,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长时间的英语交流,也能促使学生养成积极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升听力素养。其次,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有限,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使用汉语的情况,教师不必一开始就要求学生使用全英文,可通过营造开放的英语交流氛围引导学生逐渐增加英文的使用。为了帮助学生营造开放的英语交流氛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提问和回答。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教师要多表扬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英语对话习惯。听力训练是一项细水长流的教学工作,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积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在平日学习和生活中体会到英语的作用和魅力,才能达到最佳的英语听力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多看、多听、多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营造更多元化的英语交流契机,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听力。
        结语
        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听力教学而言,面临的问题有许多。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听力能力,尽可能结合生活案例来调整教育内容,以此来加快构建系统的教育体系并提高听力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贾文丽.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技巧与策略探究[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07).
        [2]马友庄.探究初中生英语听力障碍及相关应对策略[J].当代人,2018(06).
        [3]刘传欣.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的训练方法[J].学周刊,2019(1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