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涛343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3期   作者:李云涛
[导读] “得语文者得天下”是现在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语文是工具学科,孩
        李云涛
        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沙湖实验学校,浙江 杭州 310000
        “得语文者得天下”是现在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语文是工具学科,孩子的阅读思考能力,是未来学习数理化思维能力的基础,而且语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现实中很多学生却不喜欢语文,甚至提及语文就头痛,因此,语文学习也就毫无兴趣。而语文教学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一旦学生把学习作为他自己的事,他就会对语文学习心驰神往。基于此,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和本校学生特点,尝试了一些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方法。
一、做足课前准备,为新课教学打基础
        尽管新课内容不熟悉,但并不代表学生只能依靠老师讲解才能理解课文。事实上,新课的很多知识是学生凭借已学知识即可得到。因此,课前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学生能自主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找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一是预习每篇课文的生字生词,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读音和词义,并整理成卡片。而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一些能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方法检查生字生词。比如,“字词大通关”,检查通关的同学给与一定奖励;如果出错,就给以小小的惩罚。小学低段的孩子获得一颗糖都很满足,而小小的惩罚也不会让他们受挫。反而这样的游戏会刺激他去积极备战。如果遇上不能确定的内容,先做好标记,再尝试用学过的方法推测,也可以请家长帮忙。带着这样的疑问,上课时学生就会更专注。对于这类情况,课堂上也要设置相关环节,比如,“我是小博士”,专门由学生解答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个环节既可以让学生找到成就感,还可以鼓励学生认真“备课”。生字教学如果采用老师教的方法,学生习得快,但是也忘得快。但如果是学生自主整理,那么印象就会更深刻了。为了让学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主动要求,在课堂开展征集最全面知识活动,这样学生会主动补充自己的知识卡片。于是,经过一轮收集,整理再补充再整理的过程,学生们对基础知识就有了一个全面的主动的掌握。
        二是整理作者个人档案,让学生学会利用学习资料学会收集和整理,同时也可以帮助将所学知识串连起来。例如学到苏轼的《赠刘景文》这篇课文时,我给学生们讲述了苏轼的一些故事,尤其是他一生多次被贬,但依旧乐观。当时学生都听得很认真,趁学生的激情还在,给他们布置任务,整理作者的个人简介,并结合人物习作知识来写一篇人物传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找一些作者的其他作品阅读。于是,同学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识记文本的作者,而是拓展到各个时期的作品,文集,甚至整个人生经历了。这样一来就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同时本人还鼓励学生去阅读其他诗人的人物传记,课前请学生分享人物故事。令本人欣慰的是,当同学们了解了诗人背后的故事后,便主动去背诵他的著名词作。那一刻,本人终于明白不是同学们不喜欢语文,而是太多的语文课让他们无事可做,乃至无聊,既而失去了兴趣,结果语文课变成了填鸭课。
        三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一直以来,课改都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讲为主。而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如果老师一味讲学生容易分神。

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课文的体裁设计多种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故事性强的文章,采用讲故事比赛的方式,也可以选择让学生演讲的方式进行;情节性强的文章,可以采取小组表演,其他成员点评的方式;难理解的文章,则可以采取学生提问,老师答疑的方式;抒情性浓的散文,采取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通过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去感受文章的整体意蕴;易于吟诵的诗歌,采取举办诗歌朗诵的方式。总之,不拘于一种形式,能够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课堂中来,做他自己能做的事,学生的兴趣也就产生了。
        四是为课文整理内容提要。一篇课文,应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判断该掌握什么内容,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边思考边质疑。因为一篇课文有疑问之处往往是分散的,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有层次的。大部分文体都可以经过集体讨论从集体的智慧中得出来。如果他们理解的不到位,不全面,老师可以作出修正、补充。倘若课文内容局限于老师的讲授中,有时讲十遍,也不如学生自己主动做一遍。这个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人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落实复习,巩固所学
        每每临近考试,学生们就平添了一份考试的压力,面对所学知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复习。因此,引导学生有效复习显得格外重要。但复习的内容又都是学生学过的内容,若单纯在课堂上从字词点到课文主题,重点、难点,那势必给学生一种炒冷饭的感觉。所以,语文课的复习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复习的主人。
        (1)练习方式多样化。复习课中有些教师生怕学生这也不懂,那也不懂,于是在课堂中唱独角戏,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学生不喜欢做的复习题,就不要机械地重复,复习的目的在于“温故知新”,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达到目的。所以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的复习方式由学生选择。比如,采取独立作业、选择性作业、分类单项作业、智力竞赛、小组合作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复习方式,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2)实行出题互考制。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学完,可以进行模拟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发现学生不足,及时补上。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甚至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但是,如果试题的来源单一地出自老师的手中,且以单一的试卷形式,效果未必明显。所以可将这项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出一份小试卷。也可以是集体讨论以后一人执笔,也可以是将各题型承包到小组个人,形式由小组定。试题形式和考试题型一样。试卷收上来后,老师可对这八份试卷进行整理。因为这当中可能有重复的内容,也可能有较偏或过难的内容,整理后再分发下去考试既做学生又做老师的过程中,对复习内容有了一个很深的印象,同时也提高了全局的把握能力。当然,还可以模拟综艺节目中形式,现场出题,进行抢答;也可以各组出题,互相交换作答。
        以上的一些做法不一定就能取得很高的成绩,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还知识一昧地老师讲,学生听,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能做的事不让他做,不用他去做,那么已有的能力也会退化,思维不再活跃,惰性便会滋长,上课便满足于听老师讲,记笔记了。本人以为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才真正能让学生参与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老师也大可不必如此劳神苦思代学生之职,只要做好导向,教给学生方法,技巧,授之以渔即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